“雖然金星凌日跟咱們沒什么關系,不過我認為有必要給大家開一堂課。”明月霜站在講臺上,雙手撐著講桌,目視坐在下面聽講的學生們,“簡單地講一下我們熟知的各種天象是如何形成的。”
臺下的學生們,無論是本土原住民還是卡牌人物,都睜大了眼睛,目不轉睛地看著明月霜,心底卻在尖叫。
主公居然要給她們講天象
什么樣的人才敢把天象拿出來講什么樣的人才能說出某種天象是如何形成的
還說你不是神仙下凡
其實對于這堂課的內容,眾人內心深處多少都是有點惶恐的,因為在“天人感應”的時代背景之下,星象不是一般人能夠了解的知識。
所謂“天人感應”,是漢代董仲舒為了迎合漢武帝的統治思想,折騰出來的東西。意思就是說,天意與人事互相感應、影響,也就是說,人類的德行和功績會影響到上天,從而降下祥瑞或者災禍。
這個學說,為“君權神授”的封建君主制度找到了最好的注解,也奠定了此后兩千多年儒家的正統地位。
各種圍繞王朝更替而誕生的神異傳說,也是基于這一點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
所以周武王渡河白鯉躍舟、漢高祖劉邦斬白蛇起義、劉備家院子里的桑樹如天子傘蓋都是在用“天現異象”來神化他們的身份,渲染“受命于天”“天命之子”的特殊,從而彰顯政權的正統性。
至于皇帝們的母親生產之前做神異夢、預知夢,什么夢日入懷、神龍降世、滿室紅光之類,那基本已經是標配了。
其中與星象相關的異象,因為稀有,所以在古人眼中便尤為嚴重,幾乎都與皇位更迭、王朝更替相關,什么白虹貫日,彗星襲月,白日星現,熒惑守心,至于日月食,就更不必說了。
譬如今日發生的金星凌日和類似的水星凌日,便是臣子以下犯上、人君慘遭橫禍之兆。
這樣的天象,一般人哪敢隨便去學習
但這是明月霜講的課,又讓她們在誠惶誠恐之中,感受到了一種詭異的安心。
主公敢說,那就肯定沒事。
就算天上的神仙真的能降下災禍,那不也得給同僚幾分面子嗎
明月霜絲毫不知道眾人心里都懷著什么樸素而荒誕的想法,她繼續說,“要弄明白天象是怎么發生的,首先,要知道天到底是什么樣子。”
她轉過身,在木板上畫下了天圓地方和宇宙混一的模型圖,“這就是有史以來,我們對天的認識。”
一開始,受限于自身的視野,人們認為地就是四四方方的一塊,天則如同一個罩子蓋在上面。
但是很快就有人發現,這個說法漏洞很多。比如地如果是方的,那么圓形的天必然不可能將它完全蓋住,如果非要將四個角都蓋住的話,那四邊就會出現空白的地方。
所以宇宙混一說很快就被發明了出來。
雖然仍然沒有“地球”的概念,但人們已經開始放飛想象的翅膀,認為大地處在整個宇宙的中央,大地之外,則全都是“天”。
既然大地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自然就都環繞著大地旋轉,各有各的軌跡。如此,潮汐、日升月落、四季輪轉等自然現象,便都有了合理的解釋。
所以當某一顆星辰不在自己應該在的位置上,或者本來沒有的星辰突然出現在了天上,人們才會認為,身處中央的大地自然也會受到影響,出現災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