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三個孩子順利借到了計劃書的模板,也像模像樣地照著寫了一份,最后才托李國言送到明月霜面前。
“唔,想去看看洛京的藏書嗎”明月霜翻完計劃書,笑道,“倒是很有志氣,想法也還算周全。我記得紫桐名下還掛了個編書局,進度如何了”
“現有的書都整理得差不多了,已經在印了,不過全都印完,且還要些日子。”李國言既然替她們遞這份計劃書,當然也打聽過了,“不過咱們打下東川之后,山城那邊又找到了許多顧氏的藏書,一時是不愁無事可做的。”
明月霜說,“那個君琢,不是說過目不忘,在腦子里記了許多的書嗎,也都整理出來了”
“應該是差不離了。”李國言說,“到底人多,做起事情來也快。”
“那就叫她們去吧,帶上君琢。”明月霜說,“跟著使團一起行動,也不費什么事。”
君琢在編書局里單獨負責一個項目,本來就是要借重他過目不忘的能力,將各處的藏書看過之后,抄寫出來。既然如此,去哪里不是去明紅日說得不錯,洛京的書還更多,足夠她們折騰一陣子的了。
這個小小的插曲,并沒有在第二天關于使團的會議上引起什么波瀾,大家的注意力還是放在使團的人選上。
主使官自然還是竇娥,一來她之前就有過做使官的經驗,二來她的洞察技能,在局勢復雜的地方反而更有用,三來她還掌握著紅巾軍的情報部門,順便也可以把人撒出去,建立起紅巾軍之外的情報網絡。
但是使團出門在外,而且還是去那么遠的地方,安全問題就是重中之重了。
所以明月霜嘴里說著“現在無力出兵”,卻打算讓竇娥帶上至少兩千人。反正現在秦秉忠已經回了云州,防守跟篩子一樣到處都是漏洞的洛京,應該無力阻止她們帶這些人入城,只不說是軍隊,想來沒人會挑刺。
有了這些人護衛,就算再有萬一,洛京被圍攻,也足夠她們自保了。
除此之外,她還打算讓竇娥帶上阿青和公孫大娘中的一個,以策萬全。
“我去吧。”公孫大娘主動開口,“那樣的地方,關系盤根錯節、利益糾葛難分,只怕阿青姑娘住不慣。”
公孫大娘當年號稱盛世唐宮第一舞人,名動天下。她的擁躉之中不僅有名門子弟、王孫貴胄、達官顯貴、民間百姓,甚至還曾入宮獻藝,什么樣的場面都見識過,什么身份的人都來往過,自然更能適應這樣的場合。
明月霜想著,竇娥其實也沒見識過這些,有公孫大娘同行,的確更合適,便點了頭。
“那我也同去吧。”又有一人起身,卻是秋月白。
她才從山城回來不久,但見整個紅巾軍的地盤上一派欣欣向榮,竟反倒不自在起來,有些坐不住,如今聽說要派人去洛京,也愿意隨行。她的技能,在那樣的地方,更有用處。
明月霜對她是沒有辦法的,想勸也不知該怎么勸,只好也一并允了,只是再三地囑咐她們千萬小心。
紅巾軍辦事一貫的雷厲風行,若是放在別處,要派使團出行,從起念到成行,拖上半個月一個月的,都是常事,但她們這里雖然也依依不舍,但第四日,使團的隊伍也就出發了。
這還是為了等那本新印的小冊子。
小冊子第一頁,印的是楚州發來的那篇檄文,后面才是君琢等人響應的文章,最后一篇則是明月霜叫加上的,內容就是她之前想的那個“犯紅巾軍者雖遠必誅”,只不過經上官婉兒潤色了,又添了一些條款,顯得嚴謹委婉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