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字都沒提云州軍,似乎全然沒有將他們看在眼里。
這種氣魄,讓宋柔不由對溫镕的判斷十分服氣。
想到皇帝,她的面色不由黯然了一瞬,抱緊懷中的盒子,道,“這個盒子,是出宮之前,陛下交給我的,說里面的東西十分要緊,讓我一定要見到紅巾軍能做主的人,才可打開。”
“此事我會報上去的。”女兵隊長說,“你若放心,可以將盒子交給我們保管,絕不會有人隨意開啟。若不放心,也可以留在身邊。”
宋柔遲疑了一下。其實這時候,將盒子交出去,表示信任,才是最好的選擇。況且這已經是紅巾軍的地盤,她留著也沒用,但最后,她還是說,“還是我先收著。”
這是陛下交給她的最后一件事,她不許有任何閃失。
第二日一早,明紅日等人剛剛起床,就得知了此事。
宮中嬪妃帶著宮女前來投奔,雖然有些出乎預料,但對紅巾軍來說,當然是一件好事。這不僅是添了新人,更代表著她們紅巾軍的名聲已經傳到了宮中。
尤其是聽說做出這個決定的竟是皇帝本人,明紅日連早餐都顧不上吃,梳洗過后,便去見了宋柔。
其他人因為好奇,也都跟了過來。
宋柔抱著盒子睡了一夜,中途幾度驚醒,完全沒有休息好,眼底帶著淡淡青影,面容看起來比昨日還疲憊。
見到有人過來,連忙打起精神,過來見禮。
她曾經遠遠見過君琢,所以看到這一行人,下意識地以為做主的人應該是他,但很快她就發現,這群人中做主的,竟然是那個看起來不過十二三歲的女孩。
雖然世家女自幼接受教導,十二三歲已經可以幫助母親管家理事,也能出門交際,但是紅巾軍在洛京的事務,竟然是由這么年輕的女孩主持的,還是叫宋柔吃了一驚。
不過,聽說紅巾軍的主人也是年不滿二十,皇帝登基時亦不過十三,大抵有能為的人,總不會受限于年紀。
宋柔慢慢冷靜下來,將宮中發生的事從頭說了一遍。
“竇姐姐說得果然沒錯。”明紅日聽完,沉吟片刻,才說,“有楚州軍和涼州軍兩面夾擊,旁邊的鳳州軍和華州軍也在戒備,秦秉忠果然打算放棄洛京了。”
秦秉忠本來也沒怎么經營過洛京,如今百官都死得差不多了,只要把皇帝和剩下的都帶走,在云州再建一個小朝廷并不難,他自然不會留下跟其他人死磕。
而對其他人來說,秦秉忠的舉動,是從實際上摧毀了大黎朝廷的正統性。人人都知道他在“挾天子以令諸侯”,那么這個天子發出的命令,就不再有任何意義。
從此以后,壓在所有藩鎮頭上的“君臣有別”將不復存在。
想必皇帝自己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才會冒險將自己的嬪妃和宮女送出來,為她們尋一條生路。
明紅日對那位小皇帝的了解不多,但就憑這件事,也值得她給出敬意了。
只是這敬意剛生出來,又迅速被明紅日自己給掐滅了因為她從宋柔口中得知,原來她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的偷書之舉,從頭到尾都落在了小皇帝的眼睛里。
這就非常尷尬了。
宋柔很會看氣氛,迅速地將話題轉開了去,化解了這份尷尬。
倒是明紅日自己很快就想通了,既然宋柔等人已經知道了這事,那正好安排她們去整理那些書籍雖然書都已經搬回來了,但是整理工作仍舊任重道遠。
有事可做,那些離開皇宮之后滿心惶惶的宮女們也能安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