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可能沒有太多的人在乎,但此刻,最失意的其實并不是趙元睿。
除了被穆桂英奪走兩座城比較郁悶之外,目前的戰果,雖然沒有完全達到趙元睿事先的預期,但說實話,也比他預料之中最差的情況好了不少。
趙元睿之所以不高興,是因為他從紅巾軍身上感受到了一種壓力。
像是一片陰云籠罩在頭頂。
在趙元睿的人生中,除了無法自主的孩提時代,他很少會有這種感覺,就連面對父親的時候也沒有過。
這種感覺,就像是萬眾矚目的天之驕子,突然來到一個更大的世界,然后發現自己并不是唯一的發光體,而且自己還不如旁邊那個發光體亮,那種隱隱被人壓了一頭的感覺,非常糟糕。
何況這還不是第一次。
但不論如何,他這一次確實搶在了紅巾軍前面,是那個勝利者。
真正失敗失意的,是鳳州節度使符明。
大概是因為鳳州就在洛州旁邊,而且地盤也不大,既受朝廷這個龐然大物的壓制,又要對抗周圍其他強大的藩鎮,也就讓符明這個節度使養成了瞻前顧后的習慣。
他并不是沒有野心,要不然也不會聯合華州節度使董昌,將兩個勢力緊緊綁在一起,并且自己還能處于主導地位。
但即使如此,大部分時候他仍然要迫于時勢,表現得老實,以免真的與大勢力交惡。
這也是他們在東西川的戰斗之間左右徘徊,既想插手又不敢插手,哪怕最后借助朝廷的力派了軍隊過去,也一直按兵不動,并沒有貿然干涉的根本原因。
雖然這種小心,落在別人的眼睛里,估計會當成是笑話看。但是符明自己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好,不處在他這個位置上,就不會知道他的為難,也不會明白,他的選擇才是最正確的。
弱小勢力的外交是這樣的,左右逢源、反復橫跳。
至于“忠義”之類,不過是騙小孩子的把戲罷了。
到他們這個位置上,一將功成萬骨枯,誰又敢說自己是絕對正義的,從來沒有做過虧心事
所以,即使紅巾軍頻頻借道,簡直像是把他的地盤當成了自己的,符明也沒有多說一句話。但如果涼州方面給他施壓,他其實也已經做好了準備,就算稍微損傷一下紅巾軍的利益,他也不會拒絕的。
因為這種種考慮,他們才會在江州出兵幫助紅巾軍的時候,仍舊按兵不動。
誰想趙元睿根本就不玩“你到底愿意跟誰好”的那一套,二話不說直接進攻,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完全沒有招架之力。
雖說鳳州和華州損失都不小,但因為地理位置上鳳州更靠北的關系,實際上被涼州軍占據的城池,還是鳳州的居多。就連天城也被對方圍困住,旦夕之間就可能會被攻破。
這一戰幾乎嚇破了符明的膽子,如果紅巾軍沒及時出現,他說不定已經開城投降了。
不過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心里還有些顧慮,覺得以趙元睿這種行事風格,可能未必會愿意接受投降,就算接受了,他在涼州恐怕也過不上什么好日子,所以不敢輕易投降。
如此,才硬著頭皮扛了一陣,等到了紅巾軍。
現在紅巾軍來了,甚至明月霜本人也來了,按理說局勢正在逐漸變好,然而符明心中的失意與惶恐,卻并未因此減少半分。
談判,這是肯定的,但是紅巾軍不可能為他們奪回已經被占據的城池,頂多是把涼州軍勸走。
然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