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個孩子的眼珠黏在肉干上幾乎撕不下來,卻還是克制住了自己,非常艱難地搖頭,“我們不能要。”
“這可是紅巾軍的軍糧哦,外面吃不到的。”明月霜故意用一種煽動性的語氣說,“真的不試試看”
說著,還自己拿起一根,放在嘴里嚼了嚼。
“軍糧”兩個字,再度挑動了孩子們的神經,臉上的神色已經十分動搖。明月霜再接再厲,“而且也不讓你們白吃,我有一些問題想問你們,可以嗎”
孩子們終于被說動了,“好、好的。”
明月霜本來打算將紙包遞過去,看一眼她們的手,又收回了,“附近有水嗎先去洗個手。”
半大的孩子已經知道羞恥了,聞言都漲紅了臉,一哄而散,爭搶著洗手去了。
等她們再回來時,不僅洗了手,連衣服似乎也被整理過了。明月霜挨個發了一根肉干,“先吃完再問。”
孩子們迫不及待地將肉干含進嘴里。
其實她們家中偶爾也會吃一頓肉,剩下的就做成肉干,留著天氣熱的時候配粥。嘴饞的孩子,當然都偷吃過,那肉是真的干,根本嚼不動,只能含在嘴里慢慢咂摸。但因為有鹽味,又有肉味,對她們來說依舊是十分難得的美食。
本以為紅巾軍的肉干也是如此,誰知道一入口,那股香氣就很不同尋常,口腔里立刻開始分泌唾液,再下意識地用牙齒一磨,竟然能咬開口感確實是很干,但又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香,是孩子們從來沒有吃過的美味。
珍惜地將一根肉干吃完,才由稍微大一點的孩子開口,“您想問什么”
“我看地里都用上耕牛和犁鏵了,是你們自己的,還是官府發的”明月霜問。
聽見是問這個,孩子們頓時都不緊張了,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連著明月霜沒問的,也都說完了。實在這件事,自從春耕開始之后,已經不知道被大人小孩們說了多少遍,但每次想到,還是忍不住地說。
以往官府雖然也有催種催收催租的小吏,但基本上只過來轉一圈就完事了,不但沒有任何幫助,還要村里湊一頓酒席請他吃,再塞點辛苦錢。
紅巾軍這里,卻是種子、農具、耕牛都由官府發下,還有專門的農官來教他們種地。
當官的來教農民種地這多稀罕。
但她們又確實說得頭頭是道,而且大部分都能從大伙兒過往的經驗里得到印證,就連村子里公認的莊稼把式,也挑不出毛病來。
紅巾軍發的種子,鳳州這兩年其實也在種,都是從紅巾軍那里換來的。但沒人指點,只能自己摸索著弄,竟是很多地方都弄錯了,如今總算有機會糾正,大伙兒自然都愿意聽從安排。
說來也怪,明明都是種地,以前春耕結束,感覺人去了半條命。但聽紅巾軍的農官安排,依然是每天都忙,人卻還是有精神。
莊稼人說不出高深的道理,只曉得日子輕松了、好過了,對紅巾軍當然是說不出的感激和擁護。
所以有人問她們要夸,沒人問,她們自己說起來,也是滿口的夸。
除了地里的那些事,再就是這條路了。
原本征役夫去修路的時候,大家還不樂意。誰知道不僅每天管飯,還帶回了工錢還有哪個朝廷能比紅巾軍更厚道
再說這條水泥路,修得十分平整寬闊,竣工之后,便時常有商隊和旅人經過,倒是讓這些鄉民們開拓了不少眼界,采購各種必需品也方便許多。
但最最讓所有人激動的,還是會有老師定期到村里來上課這一條如果老師不是總盯著她們這些大人,多看看孩子的功課,就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