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遠的,明月霜就聽到了巨大的浪潮聲。
眾人精神一震,緊趕幾步,從山間崖壁之中繞出來,視野瞬間一闊。
從高崖之上向下望去,正好能看到奔騰的江水直沖而下,正欲一瀉千里之時,卻被江心一塊巨石所阻,霎時間騰起一片狂瀾水霧、渦流百轉,形成了天下罕見的雄偉奇觀。
這便是天下聞名的“瞿塘滟滪”了。
江船行至此處,便如羽箭離弦,再無任何回頭的可能,但凡有毫厘的差錯與猶豫,都有可能導致船毀人亡。只有經驗最豐富、技術最嫻熟、對水勢最了解的積年船工,才敢操舟走這一段水路。
自然造物,鬼斧神工,一至于此。
明月霜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撼,暈船的癥狀都因此消散了很多,良久,才用力吐出一口濁氣,只覺得心懷都為之一暢,不由笑道,“果然天下奇景,壯麗至極”
隨行之人中,也有不少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景象,皆唏噓感慨不已。
王貞儀笑說,“這樣的景象,恐怕是最后一次見啦”
聽到王貞儀這么說,眾人立刻又興奮了起來。
沒錯,她們今天到這里來,就是為了執行南下楚州之前的最后一個任務炸掉這塊矗立在江心之中,導致此地水勢險惡,不知多少船只葬身于此的巍峨巨石
雖然也有人可惜這般壯闊之景,以后竟不能見,但在明月霜的影響下,紅巾軍眾人如今都是務實派,看到這巨石,首先想的不是天下奇觀,而是不知多少西州商船毀在此地。
若是能炸掉,自然是造福民眾、利在千秋之舉。
與之相比,那一點可惜便不算什么了。畢竟自然造物之奇,也不是只有這一處。但炸掉這一處,卻是除了紅巾軍之外,別人都做不出來的。
毫無疑問,這是一項大膽且艱難的工程,是人類文明對自然造物的一次終極挑戰。
若能做成,也必將成為青史之上大書特書的壯舉。
叫這些能親眼見證此事的人,如何不激動興奮
“我等難得見到如此盛景,見證如此盛事,正該留個紀念。”朱淑真說,“以后縱然不能再見這瞿塘滟滪之景,也可使后人知其壯闊。”
“有道理。”明月霜摸著下巴,笑道,“那等炸完了,設法把這石頭從江中撈出來,就立在岸邊,叫后來人也看看。”
周圍眾人剛剛露出的了然笑意皆是一頓,表情變得有些古怪,全然沒想到她會這么說。
但順著她的話一想,又覺得這樣安排,似乎也沒什么不好。這里本來就是天下聞名的奇觀,若是能留下這塊石頭,縱然再無滟滪回瀾之景,也是個可供騷人墨客懷古憑吊、慷慨悲歌之處。
于是又紛紛綻開笑顏,出聲附和。
明月霜卻已經看到了那一瞬間的古怪,視線從眾人身上掃過,這才后知后覺地意識到朱淑真所謂的“紀念”是什么那么多的才女共聚于此,自然是要吟詩作對的,回頭再出個集子,傳之天下,供后世人翻閱。
這才是正常流程。
我果然是個俗人啊
明月霜在心里感慨了一句,又笑著補充道,“就這么光禿禿地把石頭立在岸邊,也不妥,不說經年累月、風雨侵蝕,便是有人想來看,也頗為不便。還是搭建些房屋殿堂、亭臺樓閣,既能遮風避雨,也可隨時休憩。再立碑文記之,藏于各處,也不失為一處名勝了。”
這個她熟,畢竟后世的什么三大名樓,明月霜也是參觀過的。
世上本沒有名勝古跡,寫詩作文吹捧的人多了,也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