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如宋游所說,這場勝利并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青州這些起義軍,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從前的青州舊部,以及一些野心勃勃的草莽人物,更多的還是日子過不下去,因為種種原因加入到這個隊伍之中的普通百姓。
以前普通人在這支義軍之中只會被邊緣化,根本無法掌權。但現在,宋游和卓芳設計,將前面兩種人都坑得差不多了,于是整只隊伍就變得純粹了許多。
但這也有一個弊端,那就是這些人良民當慣了,在好勇斗狠方面難免有些不足,面對官軍更是有一種本能的畏懼和回避。另外,他們也很容易滿足,一旦取得一點戰果,暫時解決了困境,就迫不及待地開始享受,而很難放眼長遠。
這當然不能怪他們。歷朝歷代,對于底層百姓的管理都差不多,將他們當成牛羊一般看管,只要地里能出產莊稼,每年能交上稅,別的一概不理。他們不被允許離開生長的這片土地,很少能看到和想到土地以外的事,自然也很難拓寬眼界、滋長野心。
反過來說,若是在這樣的環境里也還有野心,也早就尋別的出路去了。
所以每每到了王朝末年,最先舉事的一定是這些活不下去的底層百姓,聲勢也往往十分浩大,卻幾乎都持續不了多長時間,在亂世開啟之后,根本享受不了幾天戰果,就會很快被消滅。
這是一種被人為培養出來的缺陷。
可以說,上位者對他們的統治是很成功的。但是很顯然,這種愚民政策,也并不能像他們想象的那樣,讓自家的王朝永固。
正是出于這方面的考慮,宋游雖然能調動很多紅巾軍的資源,卻并沒有毫無底線地支援他們,只在關鍵的地方給了一些幫助,剩下的,就交給他們自己來。
所以,對馬緒的這一戰,他們打得非常艱難,但最后的成果也是十分喜人的。
不僅僅是未能建功的馬緒從嘉城退兵了,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一戰,所有人都跟卓芳一樣,在血與火的淬煉之中迅速成長了起來。而戰勝官兵這件事本身,又為他們注入了巨大的自信。
所以現在的起義軍,可謂是脫胎換骨。
馬緒想將整個青州都清理一遍,再回頭來對付這支義軍,他們的想法又何嘗不是如此
卓芳率領著這支起義軍,也不跟江州軍沖突,只是借他們的手清理掉各個反抗勢力中的頑固派和野心家,自己再去接收剩下的人,不斷壯大隊伍、擴張地盤。
所以,等馬緒將整個青州的大小反抗勢力都打了一遍,回頭一看,發現這叛亂好像平了,又好像沒有完全平。
至少有一半的戰果,都被卓芳的義軍給侵占了。
但因為對方從頭到尾都避開了自己的鋒芒,他一時竟沒有發現。
這讓馬緒十分惱怒,立刻調頭去攻打他們。
然而此時的義軍,卻早就不是之前的義軍了。江州軍在青州打了這么長時間,多少會有些折損,義軍呢當然也有損失,但很快又會有更多的新人補充進來,實力非但沒有被削弱,反而膨脹了許多。
更不用說,他們多少也摸清了江州軍的底細,又適應了戰爭,打起來反而比最初時更順手了。
一時之間,馬緒哪里能奈何得了他們
雙方陷入了僵持。
這一次,起義軍有意識的避戰,就不再是因為畏懼和怯弱了,純粹只是一種戰術上的調整。
雖然馬緒奈何不了他們,但也不是說他們就有了跟江州對上的實力了。只是馬緒不想讓別人分薄了功勞,所以并沒有讓朝廷派來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