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隨著宋游一次又一次拒絕她,總說“時機未到”,卓芳再說起這種話,反倒越來越坦然了,張口就來。
她本以為,今天也會收到一句“時機未到”,誰知宋游開口,說的卻是,“快了。”
卓芳一怔,反應過來之后,連忙抓住宋游的手,問道,“當真”
“我豈會用這樣的事說笑”宋游反問。
卓芳聞言,慢慢笑了起來。
她心里仍然是喜悅的,但已經可以控制住自己,又說,“是啊,這不是能說笑的事,況且你一向是說話算話的。”
但她也知道,機會是自己掙來的,要加入紅巾軍,不是口頭上說說就行的,必須要拿出行動來。于是立刻拉著宋游,回了住處,召集手下的部將們商議大計。
對于接下來的規劃,宋游沒有隱瞞過他們,甚至是一早就對眾人說清楚了的。
紅巾軍意在江州,但江州人給明月霜戴了不少高帽子,說紅巾軍沒有不義之師,行動必定要講大義名分。既然如此,紅巾軍就給他們大義名分。
青州的百姓,不堪南黎朝廷的搜刮與壓迫,舉起了義旗,這大義不論拿到哪里,都是挑不出錯的。
等這支義軍打進江州,在公開宣布他們是在紅巾軍的影響下行動,愿意歸附紅巾軍,這名分自然也足足的。
這一年來,她們在紅巾軍的支援下,發展十分迅速,已經積蓄起了無數的錢糧和物資,足夠支撐一場大戰,接下來自然就該跟江州開戰了。
沒有人反對這項計劃。
一年的安穩時光,并沒有消磨掉眾人心中對江州的恨意。恰恰相反,有了現在的好日子,才更能襯得過去被壓榨的日子有多凄慘、多可怕。而所有人都很清楚,眼下的安穩是暫時的,江州軍仍在虎視眈眈,這樣的日子不知什么時候就會沒有了。
為了維護眼下的一切,所有人都愿意拼命。
其實這一年來,江州軍和起義軍之間也并不是完全的和平。
雙方你來我往,也打過幾次小規模的戰役,只是彼此都有意控制,并沒有讓戰場擴大。
起義軍這邊,在條件艱苦的情況下,不愿意繼續打下去,這是很正常的。但江州軍方面居然也一直沒有進攻的意思,難免叫人有些意外。
其實這還是因為那支從江州派往洛京的游學團。
像馬緒這樣的大將,又是江州高官,對于局勢的變化,自然是十分敏銳的。崔桓能看出游學團是王蔚這個丞相的手筆,他自然也一樣。
連王蔚這樣的人,都已經在考慮后路了,顯然并不看好江州的未來,那馬緒自然也要為自己考慮。
對于他這種大將來說,手里有兵,那就永遠都能立于不敗之地。所以,對于領兵在外平叛的現狀,他很滿意,暫時不想改變,更不想回到宿城去。
有了這樣的想法,在戰事上消極怠工,也就可以理解了。
任由江州那邊如何催促、如何申飭,馬緒只是巍然不動,時不時地鬧出點小動靜,表明自己還在打仗,在朝廷那邊能交代得過去,也就行了。
這一手,不正是從前這些藩鎮經常對大黎朝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