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王家遇襲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朝堂上,一件轟動朝野的事情發生了:
太真妃事件!
當今天子,圣皇陛下,決心納太真妃入宮。整個朝堂,宋王、齊王,姚家、王家,蘇國公,魏國公,趙國公……,,還有所有文武大臣全部卷入進來了。
包括王沖的大伯王亙,同樣摻雜其中。
整個朝堂撕裂成兩半,一半力挺,一半堅決反對!成為整個大唐,數十年來最轟動的大事。
不管力挺的,還是反對的,情緒都極其的激烈。
朝堂上氣氛為之一變,變得劍拔弩張,甚至有兩位大夫在朝堂上爭斗起來,打得斗破血流,雙雙關入了大理寺天牢。
而整個中土神洲,都為之風云涌動。所有的目光全部都被吸引到了朝堂之上。
王沖是在家中修練的時候得到消息的,聽到朝堂上傳來的消息,王沖沉默了好久。
“想不到這件事情還是發生了!”
王沖抬起頭來,天空陰沉沉的,有種說不出的壓抑。
看著陰霾籠罩的天空,王沖眼中閃過一絲憂慮的神色。
這個世界有很多事情都和自己記憶中的不一樣。但是不管是在哪個時空,740年武惠妃薨,大唐歷史上最英明神武的圣皇陛下令壽王妃出家,納入宮庭的“太真妃事件”,都擁有極其重要的影響。
沒有人明白,為什么前半生銳意進取,英明神武,堪稱大唐,甚至中土最偉大的當今圣皇為什么會性情大變,違背倫理,納了太真妃入宮。
仔細回響起來,王沖其實到現在為止都不明白這是為什么?這決不是一個圣皇的做為,但是這件事情的影響和后果卻是極為深遠的。
王家的靠山,在朝堂里擁有極大權力和影響的宋王殿下,就是因為極力反對這件事情,從而觸怒圣皇,徹底失寵,被排除出朝廷的權利中心。
失去了宋王的這個大靠山,對王家來說,簡直是沉重一擊。更糟糕的是,王家在這場**之中,同樣站錯了隊伍。
所有人都低估了圣皇在這件事情上的決心!
而王家低估的代價,就是在這件事情中受到了巨大的打擊,從此一崛不振,不管是權勢、地位,還是影響,都受到了極大的削弱,徹底的排除出了大唐的第一梯隊序列。
政治上的斗爭,一步走錯,站錯隊伍,代價就是這么的殘酷!
對于王家來說,這是一次巨大的危機。
然而整個王家,除了王沖之外,到現在還沒有人知道未來的走勢!
雖然明白,但王沖心知肚明,自己現在什么也做不了。
朝堂上的這一次風波,影響之大,范圍之廣是史無前例,這絕不是自己一個十五歲的小孩能說了算的。
“只能等到爺爺壽辰的時候了,到時候,宋王一定會去爺爺,尋求爺爺的支持。”
在大唐朝廷,姚家的姚老爺子和自己的爺爺就是兩道繞不過去的坎,在任何朝廷大事上,他們兩人的意見,都擁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王沖心知肚明,宋王到時候必定會在拜壽的時候,尋求爺爺的意見。
壓下心思,王沖繼續修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