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這翻話的時候,段謙直視著自己的三叔公,目光堅定,毫不相讓。
御史有御史的堅守,就算是自己的三叔公,也不能相讓。
“啪!”
段謙話還沒說完,老御史啪的就是一個耳光扇在了段謙的臉上。
“老御史!”
“老御史!”
……
周圍一片驚呼,就連支持圣皇封賞王沖的大臣都是一臉吃驚,在一旁避嫌的王沖的大伯王亙也是聳然動容。誰也沒有料到,老御史會有這樣激烈的行動。
“三叔公!”
段謙臉色漲紅,捂著半邊臉,整個人都呆住了,眼神中滿是不可思議。
“段曹,你個老匹夫,你以為仗著自己年事高,又有先皇御賜的鐵券,就可以在這朝堂之上放肆嗎?來人,給我快把他拉出去!”
齊王勃然大怒。
他可是好不容易才說動段謙來幫自己說話,無論如何,都絕對不能讓段曹破壞掉。
“哼,齊王殿下,段家的宗嗣不聽話,我教訓一下自家的宗嗣,難道也有錯嗎?身為長輩,就要負有教導之責,這一點,就算圣皇陛下都不會說什么。難道齊王殿下有意見嗎?”
就算面對皇室宗親的齊王,段曹也是毫無懼色。他當年可是連大唐的先皇都彈劾過的人,又怎么會在乎一個區區齊王。
“你!”
齊王大怒,卻偏偏拿他毫無辦法。
“知道我為什么打你嗎?”
段曹理都沒理一旁的齊王,轉頭望向一旁還處于震驚中的段謙:
“我當年就說過,御史之道,你只覺得三成的皮毛,根本是一竅不通。當時你不信,不聽我的勸告,非要擠進朝堂。現在我問你,我為什么滿朝公卿,甚至包括陛下在內,為什么我們要彈劾他們?”
“因為要守護朝廷的法度!”
段謙捂著臉,但回答還是很快。
“這個回答,我只能給你三分。王侯公卿,手握重權,他們一舉一動,都有天下無數人看著。隨隨便便一個決定,都有可能導致天下無數的生民百姓,食不裹腹,居無定所。關系如此之大,所以我們不得不時刻盯緊他們,一旦有所愈矩,就要彈劾他們。”
“甚至于陛下天子,如果行為失度,我們就要及時諫言,幫助陛下成為一個圣明天子。維護朝廷的規矩法度只是其次,匡正天下,做有利于家國社稷的事情,才是我們御史的真正職責!!”
“不明白這個道理,御史之道,你永遠都是只懂個皮毛而已!”
“那個王家幼子,身無一官半爵,按照朝廷的規矩,他根本無法受到提拔。我還在家中的時候,聽到朝廷正在商議此事,就知道這件事情一定會成為那王家幼子在朝議之中被人攻訐的弱點。而你生性迂腐,必定被人利用。”
“御史之道,在于匡正社稷。彈劾那王家幼子,于社稷并無關分好處。相反,舉薦那孩子,于朝廷有利,于社稷有利,于家國大唐有利,又為什么要受到規矩法度的限制?”
“當年隋末,群雄并起,為什么大唐高祖能夠從莽莽群雄之中脫穎而出,建立今日功業。什么圣皇陛下能夠南征北伐,驅逐外番異狄,不就是任人唯賢,唯才是舉嗎?”
這翻話老御史中丞說的振聾發聵,大殿里所有人都呆住了。就連之前一直還不服氣的段謙也張大著嘴巴,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