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因為王沖之前給人的印象,都是一團和氣,即便眾人在旁邊指指點點,也并不還口,所以給人留下了一個晚生后輩好說話,好欺負,沒什么脾氣的感覺。但是這個時候,當王沖發怒,那股眼眸如光似電,懾人無比。
王沖身為帝國大將,在戰場上揮斥方遵,指揮百萬雄兵的鍛煉出來的鐵與火的氣勢,絕不是任何人可以比擬的。不止如此,就連王沖自己都沒有發現,當他發怒的時候,當年身為中土兵圣的那股龐大氣勢也不知不覺,自然而然的散發了出來,令人震撼不已。
一名名朝臣被王沖的目光所懾,一個個全部不由自主的往后退了幾步。
“異域王……”
大殿上,高力士看著這一幕,微不可察的皺了一下眉頭。王沖當眾頂撞老太師,等于是得罪了整個文臣一脈,這對王沖以后可不是什么好事。文臣的口誅筆伐淹都能把他淹死。
高力士下意識的瞥了一眼身旁的圣皇,圣皇雙眸微閉,面無表情,完全沒有阻止的意思。
老太師這個時候已經氣得說不出話來了,只是一只手伸出,指著王沖,指尖顫抖不已。然而老太師發怒,王沖心中怒火卻比他更盛。
“家國當先,社稷為重,兵家征戰,為的是蒼生百姓,沒有廂軍制度,你們知道會是什么后果嗎?!”
王沖目光如電,掃過殿內群臣,眼中浮現道道血絲。都是一幫腐儒!自以為是為了社稷蒼生,但恰恰是因為這幫儒家文臣撬動了整個帝國的根基。這次西征,不知道廢了多大的心力,才打到了呼羅珊,建立聯軍,但是頃刻之間就被朝堂上的個儒生毀于一旦。
這種自斷手腳,自廢武功的行為,簡直前所未有。
“春秋時期,諸國征戰,趙秦長平一役損失四十余萬,隨后面臨無兵可用的境地,以致滅國;其后大秦建立,胡亥七年,各地豪雄起義,幾輪征戰之后,秦國兵力大損,因為沒有后續兵源,臨時抽調的軍隊根本不堪大用,以致佑大帝國土崩瓦解;西漢三十七年,漢高祖北伐,二十萬大軍白登被圍,兵力困窘,最后施展美人計,才得以從匈奴人旗下逃生;前隋大鄴十四年,大隋與突厥人之戰,一戰而敗,突厥人長驅而下,整個大隋無后續兵源,臨時招驀,完全來不及,不得不派出公主和親,引為奇恥大辱,直到后來養精蓄銳,將突厥汗國一分為二,分為東西突厥,才得以雪恥。”
“歷朝歷代,豢養軍隊,如果百戰百勝,還看不出什么問題,然而一旦戰敗,又沒有后備兵源,立即就面臨動搖國本,灰飛煙滅的危險。歷史上,因為沒有廂軍制度,一些小國國甚至直接被夷狄攻入內陸都城,夷城滅國,甚至被夷狄建朝立國,正是因為有感于此,大唐高祖、太祖吸取前朝的經驗教訓,才設立了廂兵制度。太宗皇帝甚至親自射獵,教導京中貴族子弟,使得今日大唐武風隆盛,才有了今天的兵強馬壯,極端盛世。此后,大唐南征兵戰,依靠著源源不斷的后備兵源,才能靠著不多的六十余萬精兵,不斷的壓制東、西突厥,高句麗帝國、奚、契丹、烏斯藏、蒙舍詔,包括后來,挺進西域。能夠依靠僅僅六十萬大軍達成如此壯舉,也只有本朝才能做得到!”
“高宗天顯十一年,烏斯藏、東、西突厥諸國相伐,如果不是廂軍及時補充,國家早已陷入國破山河之境!”
王沖的聲音振聾發聵,震撼著殿里的每一個人。他的雙眼血紅,看起來怒不可遏!如果王沖只是發怒,大殿里沒有一個人會在意他,這畢竟是太和殿,再大的功勞,再高的官爵也不可能亂來。
然而王沖雖然陷入盛怒之中,但是他所說的話字字在理,所引用的那些事例全部有理有據,都是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確鑿無疑的。不知不覺,甚至端坐在一旁,揮筆疾寫,負責記載百官言行的太史令顏文彰也不禁站了起來,望著王沖露出傾聽的神色。
就連他也不得不承認,王沖說的話并非沒有道理。
“……居然必當思危,裁撤廂軍,無異于動搖國本!老太師,我看你是利欲熏心,蒙蔽雙眼,老糊涂了!居然連這種提議都能說得出來。老太師,我勸你還是告老吧!!”
轟隆,王沖字字鏗鏘,最后兩個字更得有如雷霆劈落,震得大殿上老太師身軀噔噔,連退了幾步,幾乎連站都站立不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