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背負著雙手,僅僅只是往哪里一戰,便有一種高山仰止的氣息,無邊無際的擴散出來。
“朱子!”
“朱子!”
……
看到那道身影,學廟前人群一片激動,所有的大儒,鴻儒、名儒,紛紛跪了下來,行叩拜之禮。一些七八十歲的老爺子甚至激動的失聲痛哭起來。
在許多人眼中,他們年事已高,都是德高望重的“泰山北斗”,但是只有他們知道,在朱子面前,他們真的算不了什么。和朱子相比,真的就只是一個“年輕人”而已。
當他們還是孩提的時候,朱子就已經有五六十歲的高齡,早已名滿天下,被人奉為儒道領袖,而當他們成名的時候,朱子早就已經退隱了,對于很多老儒來說,此生還能夠見到朱子,已經是莫大的榮耀了,真正的是死而無憾。
看著那些老爺子一個個失聲痛哭,所有的金吾衛都震撼無比。他們來的時候只是知道要守護一名重要的儒家領袖,卻根本不知道對方是朱子這樣重要的人物。一些金吾衛也紛紛放下手中的武器,紛紛向著朱子跪俯下去。
朱子沒有說話,只是平靜的看著眼前一樣,然后轉過身來,一旁,早有人上前,唰的展開一片空白的橫幅,朱子伸出手,一旁早有人研好了墨,將沾滿看墨汁的毛筆恭恭敬敬的遞了過去。
“大家快看,朱子題字了!”
突然有人大叫起來,一句話頓時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無數的目光紛紛匯聚都了學廟前朱子的身上。
唰!唰!
就在眾人的目光中,朱子的字跡剛遒有力,就在無數人的目光中,寫下了斗大的兩個字:
仁!義!
“轟!”
看到這兩個字,人群又是一片沸騰。
“仁義!朱子的意思學問的根本就是仁義嗎?”
“能親眼見到朱子,已經是無比的榮譽了,還能夠看到朱子題字,親自講授儒道的學問,老夫此生真的死而無憾了!哈哈哈……”
“仁義二字是儒家文化的精髓,朱子寫下這兩個字,一定有更深”
……
人群一片嗡然,如絲如醉,而更多的人則是念叨著“仁義”兩個字,似乎在暗自揣摩朱子此舉所透露出來的深意。
而學廟前,朱子卻并沒有對這兩個字進行任何的解釋,將手中的大筆投到一旁侍者手中的金盤里,朱子大袖一拂,便徑直離開了。
而學廟前,人山人海,人群卻始終不肯離去。
雖然從出現到離開,前后才不過片刻的時間,但是這件事情的影響還遠沒有結束。一石激起千層浪,朱子的出現以及他題下的那兩個字,有如一塊巨石在九州大地掀起萬丈波瀾。
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