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沖,本宮在等著你的解釋!”
而高高的城樓上,大皇子根本沒有理會齊王,目光始終落在王沖身上。
“殿下,王沖別無二心,這次帶領兵馬,也實在是事出有因。若不是城防司和城衛軍無能,放縱城中的胡人不管,甚至朝中有大臣說出胡人初來乍到,要對他們多多擔待,姑息縱容,才以至于出現數萬胡人聚集皇宮,堵塞城門這種事來,不然我也不會帶領大隊人馬出現在這里。甚至就連糾察隊的成立也毫無必要。正是因為某些人的無能,才有了這一切。天子腳下,竟然有人連這種事情都辦不好,微臣身為大唐王侯,也只能親自出馬。”
王沖正色道。一句話,說的身前的李君羨也是神色一沉。王沖這番話,分明是在指責他之前的政策,要將他給拖下水。
“這件事情是朝廷做出來的決議,小不忍則亂大謀,異域王,有大皇子在,無論如何,也輪不到你來造次!”
李君羨神色冰寒道:
“在其位謀其職,不在其位不謀其職,這么簡單的道理你不懂嗎?還是說你覺得滿殿的群臣都比不過你一個異域王?”
四周圍一片寂靜,針落可聞,王沖,李君羨,齊王,大皇子,甚至包括城樓上的兵部尚書章仇兼瓊,這幾個人代表了整個大唐帝國最有權勢的幾個人,這種事情,所有人大氣都不敢出,唯恐驚擾到這幾人。
但同一時間,不管是城樓上的禁軍,樓下的糾察隊鐵騎,還是刑獄寺兵馬,又或是周圍黑壓壓一片,跪伏在地上,不知道多少人的京師百姓,每一個人都豎尖了耳朵,仔細的聽著每一句話,每一個字。
眾人心中隱隱有種感覺,這場糾紛,很可能會改變整個大唐的政治格局,同時也關系著整個大唐所有人都熟知的異域王的命運。
大唐的兵儒之爭,自上次朱子出面之后,已經鬧得天下皆知。李君羨和王沖之間的爭執,說到底就是兵儒之間的爭執。這件事情看起來,還遠沒有結束。
“哼,李君羨,尸位素餐幾個字,你不知道嗎?這些胡人是你和儒門引渡進來的,但卻又無法妥善處置。讓這些胡人在京師肆意狂為,打架、斗毆、強買強賣,買東西不付錢,光天化日調戲京師女子……,甚至最后,目無朝廷,法度,也無法君王皇權,直接在皇宮門口聚眾鬧事。”
“幾日之前,本王經過鬧市,就親眼見到一群胡人調戲京中百姓的未婚妻,事后,對方找上門去理論,還差點被對方群起圍毆。這還是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他們就敢如此放肆,其他地方就可想而知。諸位大臣也可以想像,京中的情況已經到了什么地步?”
“現在這些胡人已經是鬧得天怒人怨,另外,本王問過城防司和城衛軍的人馬,他們說過,少章參事說過,京中胡人一律不規他們管轄,讓他們一概不必插手。”
“李君羨,你一心想要大唐和各國太平,建立天下大同。所以,你的天下大同,就是讓大唐的百姓受到欺凌,城中胡人,喝酒斗毆,咨意妄為嗎?”
“李君羨你這也是讀書人,也修的是圣殿書嗎?殿下,即然你問起這件事那就更好,微臣要正式彈劾少章參事李君羨玩忽職守,瀆職之罪!”
說到最后,王沖冰寒,聲音振聾發聵,他的手掌在左袖中一探,迅速從里面取出一封奏折,高聲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