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離大食巴格達數千米外的一處不毛之地,大量大食人聚集在一起用大食語喊著大食人特有的號子一起發力,他們五人一組,每組身前都有一個佇立在大地上,有如鐮刀狀的巨型機械。
這機械的鐮臂不斷上上下下的起伏,隨著它們的動作,一股股濃稠的黑油立即從地底噴薄而出。
大食火油!
三年前,按照王沖的吩咐,眾人舍棄了大食帝國原本的產油區,一路向下,找到了這座叫做利雅得的沙漠小城中。
這里本來是叫做貝都因人的游牧小部落生活的區域,周圍一片沙漠,在整個大食帝國,這都是一個被遺忘,無足輕重的小部落,但是誰都沒有想到,當眾人按照王沖所說,在這里使用采掘機,開始采掘之后,竟然真的挖出大量火油,甚至比之大食帝國原本的火油,開采得更加容易,儲量也更大。
根據王沖發明的這個機械,這個油區的產油量達到了驚人的地步。
東北之戰,即便王沖做足了充分準備,因為各種原因,從大食得到的火油也遠遠不夠,以至于戰爭中使用了幾次后,王沖的油庫便徹底告罄,但是這個油區的出現則徹底解決了這種情況。
每一日都有大量的黑色火油從這里密密麻麻一路運到大唐帝都。
“今天這一批火油運送過去,到現在為止,大唐儲存的火油就已經有七千萬桶了,就算再來一次大寒潮,應該也足以支持大唐進行七十次以上的大規模戰爭了。”
就在采油區的邊緣,戒備森嚴的大軍之中,高仙芝一身鐵甲,望著那起起伏伏的巨型采油機械,突然開口道。
“嗯,距離三年前我們商定的目標已經超出一大截了,照這樣下去,我們很容易就能夠達到八千萬桶,至少,不用再擔心火油不夠的問題了。”
一旁的安思順身軀挺拔,目光猶如閃電般從大地上逡巡而過,點頭附和道。
“桶”,是現在大食帝國采油區用來衡量火油產量的一個特有名詞。
大寒潮來臨的時候,整個大食帝國其實一直都是用陶器或者那種鐵球來儲存火油,最開始這么做也是因為火油易燃,這樣的方式也相對比較安全,但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儲存量很少,運輸不是很方便。
而三年前,那場大唐帝國最頂級的會議中,將整個陸地世界進行了區域劃分,就像王亮和劉志成了嶺南區域的統帥,負責建造十萬樓船,已經運輸儲備大量的糧食,高仙芝和安思順則成了整個西部世界大食帝國區域范圍內的最高統帥,負責為大唐帝國開采,儲藏火油。
而為了采掘和運輸方便,王沖特意設計了一種儲存容器,就是油桶。
這種圓形的儲存油桶,儲存量大,密封性好,而且運輸極為方便,不會像陶器一樣容易破碎,而且可以滾動前進,搬運挪移非常容易。
在那之后,大唐就召集了諸國的工匠,開始大量制造這種鐵皮油桶。
現在整個產油區已經相當的高效和安全。
“大人,第六百二十波駝隊已經準備完畢,所有油桶都已經裝填妥當,請大人指示!”
就在兩人說話的時候,忽然一陣聲音從耳邊傳來,一名鷹目深鼻,明顯是大食人的士兵,身上穿著大唐的制式鎧甲,快步跑了過來。
大寒潮事件,再加上后來的帝國大戰,以及大唐徹底的統一天下,大食帝國已經徹底的臣服于大唐。
現在高仙芝和安思順的麾下已經有大量的大食人士兵,而得益于之前兵儒之爭,在大食開設了大量的儒家學堂,現在有相當數量的大食人都會說唐語。
四周圍一片寂靜,聽到那名士兵的話,高仙芝和安思順齊齊扭過頭來,順著駝鈴聲傳來的方向,只見一支由數千只駱駝組成的駝隊正整裝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