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摘星樓霜月尊者,更在仙林“八大仙子”中占據一席之位,上官雁自是得到諸多青年才俊的愛慕。那些世家少年與名門子弟變著法兒地討好她,雖是千百人,卻都是一副“肝腦涂地、萬死不辭”的模樣。
但上官雁清楚,若她真叫這些絕世英雄去死,必是見不到千百人一齊奔赴黃泉的壯觀之景。或許會有那么幾個情癡真的揮淚抹脖子,但他們的臉上必也有著猶豫與痛苦,有著怨恨與不甘。
而眼下,卻真的有一個少年愿意為她上官雁去死。
這個少年并不貪圖她什么。如果他有,她閱人多矣,早就有所察覺。
這個少年沒有絕頂修為,沒有高貴出身,卻偏偏讓她無邊的黑暗中看到了一絲光亮,比天上的月光還要美好的光亮。
解毒之恩有矣,護衛之恩有矣,他卻還在關心著她,為她的突圍而殫精竭慮,仿佛全忘了自身的安危。
濁世洶洶,人情如霜,不意得遇此人。這世間竟還有這樣單純的好人嗎莫非是上天垂憐,才讓這少年在邪歸海的怒擊之下逃得一命
其實挺身而出的那一刻,李魚已然抱了死志。他是聰慧之人,一見到邪歸海與上官雁的對拼,就知道,書生之軀無法置身于仙人的爭斗。如果他硬要出頭,只是早一刻下黃泉而已。但李魚還是毅然擋在了上官雁的身前。
“正氣不是光鮮的牌匾,不是空洞的言語,而只是四個字,為所當為”
這是義父教李魚的,也是李魚所服膺的至理。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至仁。讀圣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從有意識起,李魚就開始背文文山的正氣歌,聽義父講仁人志士的壯烈往事,更每天不忘修習“君子養氣”之術“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
這養氣之術原出自孟子,而李魚義父又加以精心改進,乃成一套培育正氣、強身健體之術。多年來李魚無病無災,又能以書生之軀砍伐木材,便是有賴這養氣之術。
而李魚之所以輕易將靈火望月丹贈與上官雁,又幾次三番舍身護衛上官雁,皆是因為養氣之術已深入其心。義之所在,所向無前,當仁不讓。
李魚雖然全無修為,更不知丹田為何物,但他多年正心誠意,吸納天地正氣,以此能將“邪靈指”化為無形,亦能自“破神冥掌”之下逃得一命。
李魚也是直到此刻才知道,義父所傳授的“養氣之術”有這等神妙,不由更是感動“我不過一個棄嬰,義父撫養我長大,授我護身之術,贈我仙藥靈丹,真是恩比海深。”但他同時卻又感到一絲疑惑“我早感覺義父不是凡人,識見談吐令人悠然心折,但他為何對往事絕口不提相伴多年,我從未見他展露神通,但他能創出這養氣之法,容顏亦是多年不變,莫非亦是劍仙人物”
邪海雙煞卻不知李魚有正氣護佑,不免相顧駭然,心下惕惕“真是邪門了幾番確認這小白臉全無修為,為何能擋下金丹期修為的破神冥掌說與旁人聽,旁人必是以為是我們發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