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uot愛書網aquot網站訪問地址為
沉吟之間,李魚已經走到第二步,他霍然舉目,急切問道“疏影閣主,可有體裁和內容的要求”
詩有古體近體,近體又有律詩絕句之分。律詩絕句中又有七言和五言的區別。至詩歌的內容,則是萬物皆可入詩,所以出題者往往會給一個詩題來限制,如詠蟬比如詠花之類。
胡絳雪默然無答,李魚卻不得不踏出了第三步“只剩下四步了,當務之急,我必須先確定一個主題,綱舉目張,才能夠想出一首像樣的詩來。既然疏影閣主沒有要求,我盡可以天馬行空。”
躊躇之時,李魚又踏出了第四步,反復念叨著“唐佳慧,唐佳慧”
轉瞬已經是第五步了疏影閣前微風拂過,憶起梅香暗來,自是賞心悅目。但看似嫻靜的氣氛里全無閑適,僅剩下焦灼與煎熬這一場才思上的無聲廝殺,更勝過刀光劍影,足以令人動魄驚心。
第六步了
二樓窗戶中飄出一縷淡淡茶煙,饒有興味地望著半空中緩緩落下的一片梅花。杜陵歸客正裴回,玉笛誰家叫落梅。這片落梅是不是已經在暗示李魚趕緊回家
第七步了
七步之間,天才與庸才將見分曉,前進與回頭將水落石出。
這簡簡單單的七步,將決定李魚今后的命運。這是極短暫的七步,也是極漫長的七步。
卻聽李魚朗聲吟道“唐皇愛幸驪山殿,醉臥霓裳樂未央。翠鈿合成梅掩怨,佳人浴罷夜縈香。華年豈料漁陽火,慧質終違棧道鐺。謾道相思銷盡骨,殘燈喟嘆羨成湯。”
李魚居然真的在七步之間吟出了一首詩,真的把“唐佳慧”三個字放在了詩中這是何等的才思敏捷,這是何等的奇跡
要知道,嵌名詩難的并不是把名字嵌入詩中,而是整首詩必須形成一個完整的主題,擁有一個協和的意境。如果只是把“唐佳慧”三個字放在三句話中,構成似是而非的組合,那是輕而易舉,三歲孩童皆可做到。但若要讓嵌名詩成為真正的詩,卻非常考驗才華了。
李魚這首詩所寫乃是唐國的一段往事。唐明皇以金鈿定情楊貴妃,拋下梅妃而專寵楊貴妃一人,傳下霓裳羽衣曲千古神樂。奈何漁陽火起,最終唐國由盛而衰。
李魚這首詩妙處在于最后兩句,頗有推翻前人論調的新意。詩人皆嘆唐明皇乃是因為相思才會誤國,所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而李魚在這首詩里面說“唐明皇的恨并不是愛情之恨,而是懊悔之恨。晚年的唐明皇暗地里羨慕善始善終的成湯,只不過啞巴吃黃連,不敢直面自己的過錯,只能拿著相思來掩飾心內的不安和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