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李魚當時叛出了疏影閣,但誰都知道,那是他的權宜之計,為的是不牽累疏影閣和梅花仙子。也因此,梅花仙子會為叛徒李魚出頭,會迫使仙音宗洗去李魚罪名,一切都是順理成章啊。”
諸葛風帶著一點羨慕道“據說那李魚不過二十多歲,便引發了仙林局勢的無限動蕩。他就好像一顆流星,橫空出世,耀眼非常。縱然消失了大半年,但時不時仍有人提到他,大家談論李魚時,無不兩眼發光呢。”
一旁諸葛秋惱怒道“呸呸呸,什么破李魚,若不是他攪出這些事來,圣儒門也不會落到現在這地步,我們白鷺堡更不會遭遇滅頂之災。
我看李魚啊,就是一個大禍害。你還佩服他這樣的禍害呢,真是不知好歹。”
諸葛風卻爭辯道“就憑李魚能夠殺死懷劍公子這一點,他就是值得佩服懷劍公子是少有的天才,我看李魚就是天才中的天才。”
李魚再次確認師父無恙,心頭大定,這時聽兩人扯到自己,便懶得多聽,對諸葛青道“多謝先生為鄙人解惑,事不宜遲,我們趕往白鷺堡吧。”
諸葛青何嘗愿意多扯廢話,只是不想拂逆李魚罷了,當即吩咐道“諸葛風,小心背著尊駕。”
四人御氣騰空,轉瞬已過百里。諸葛風忽然問道“尊駕,你丹田沒有真氣,是如何使出威力無窮的劍招呢你的修為又高到了何等境界呢莫非已是大乘高手”
諸葛青怒斥道“放肆你竟敢出言無狀,唐突尊駕尊駕劍術通神,豈能用說書人的玩意妄測高下”
原來筑基至渡劫八個修為境界的劃分,最早竟是出自說書人之口。
說書人說一段話本,往往要說上天。由于故事太過復雜,故事中高手又層出不窮,難免有前后矛盾和實力混亂的情況。
為了讓聽眾清楚分辨誰強誰弱,也讓故事更便于敘述,有說書人靈機一動,以真氣內元為標準,擬定了元嬰、大乘、渡劫等境界,直接說某某某是元嬰高手,某某某是渡劫高手,一時贏得滿堂喝彩。
其后這套說辭風行海內,便連仙林各大門派也不能免俗,往往以這八個境界劃分來選拔英才,確定優劣。
只不過,真正生死對決,戰局瞬息萬變,差之毫厘而謬以千里,遠不是境界壓制那么簡單。筑基期擊敗金丹期,金丹期擊敗渡劫期,都是常有之事。
是以在高手眼中,什么金丹什么渡劫,都不過是玩笑之語,根本無人當真。
聽到諸葛青的言語,李魚不由回想起剛入門時,胡絳雪的鄭重囑咐“不依賴丹田真氣,而是以境界為第一。”
此境界非彼境界,是領悟之境界而非真氣之境界。李魚正是由此教誨開端,踏上了修煉之路。
若非拜入疏影閣門墻,而是拜入那些庸常門派,這一條修煉之路將是緣木求魚,縱然拼盡心力,也無法飽覽絕頂風光了。
一念及此,李魚忽又想到了霜月仙子上官雁“上官雁與我真是有知遇之恩,良朋之義。多虧了她的推薦信,我才僥幸得蒙師父垂憐指教。不知這些日子中,上官雁過得可好”
這時諸葛風誠惶誠恐,忙不迭道歉“小人無禮造次,對不住,對不住。”
諸葛青亦在一旁緩頰“這小子資質一般,卻癡心武道,還妄想成為英雄,所以說話也不過腦子。尊駕大人大量,勿要放在心上。”
李魚拋開雜念,微笑道“無妨,何必如此拘謹。鄙人確實經脈盡毀,所依仗的乃是祖傳的一套稼軒劍法。”
這自然是李魚不想暴露神思訣,便借著先前演化辛稼軒詞意的余思,憑空編造了劍法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