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回至昨夜,張羽扣響李魚門扉“李公子,我思慮再三,你該是能破解靈犀竹吧那你可有把握對付困神鎖
超軼神君不可小覷,雖有青衫客信誓旦旦,我們卻須另作安排。好在他們父女糾纏,我再從旁牽扯,當可卸去超軼神君警覺。還望你不拘小節,雷霆出擊,攻他個措手不及。”
李魚的回答很謹慎“未曾親眼目睹,怎敢妄談破解困神鎖之法”
但李魚同時也做出承諾“兵者詭道,戰場多謀。此戰關乎眾人性命,若有出手機會,李魚不憚于背負卑鄙偷襲之名。”
待困神鎖真實鎖在身上,李魚窺破機關,心中一笑“困神之鎖,徒有虛名,又何足道哉”
靈犀竹玄奇,困神鎖霸道,超軼神君不能破青衫客之靈犀竹,青衫客不能破超軼神君之困神鎖。兩者看似迥然不同,但在李魚眼中,萬變不離其宗,仍然只是一物。
薛逸峰火殺竹林而不能得逞,張羽燒竹煮茶而能夠順心,同樣的竹子,差別在于竹子背后青衫客情志的“同意與否”。
張羽失陷靈犀竹林,不能使用真氣,那是因為張羽的情志已然被青衫客所主宰。
張羽在失去真氣的情況下,卻還能從百寶囊中取出茶具、茶葉與茶水,那是因為百寶囊內里依然遵循張羽的情志,而并沒有被青衫客所剝奪。
換句話說,所謂靈犀竹與困神鎖,乃是施法者憑借強大的情志意念,剝奪眾人的情志意念,如同營造了一個密不透風的蠶繭,切斷了眾人情志與真氣的聯系,使中招者的神識蒙昧渾噩,真氣則被巧妙掩飾起來,好似消失無蹤。
前代青衫客之怨恨,超軼神君之狂傲,正是靈犀竹與困神鎖起作用的真正原因。而想要破解這兩者,便需要壯大自身意念,以“自我澄澈之念”擊潰“外來紛擾之念”,沖破怨恨與狂傲的阻攔,真正找到自我。
當時在竹林中想通這道理,李魚才真正明白超軼神君之所以找上師父胡絳雪的原因。
李魚本就意志超卓,又習練疏影閣神思訣,對于情志神識的修持遠在世人之上。
超軼神君雖是狂傲無儔,但對上岳峙淵渟的李魚,屢試不爽的困神鎖也只能淪為廢銅爛鐵。
故而張羽接過李魚所遞信息,有意東拉西扯,目的在于吸引超軼神君注意力,為李魚暗襲制造機會。
至于李魚能夠在問答上大勝一場,本來不在張羽計劃之中。但能夠有此結果,卻是意外之喜。超軼神君挫敗之余,心緒波動,李魚的暗襲便多了幾分勝算。
但李魚即將動手之際,心頭警兆忽生“超軼神君并未露面,氣勢卻能橫壓全場,委實深不可測。我雖然在文斗中勝過了他,但他處事灑脫,決斷明白,顯示他不可動搖的信心,并非輕易可欺。我若是此時沖他出手,多半勞而無功,更將錯失這絕無僅有的良機。”
心念電轉間,李魚卻想起了三絕書生“三絕書生自認為有超軼神君袒護,洋洋得意,全無悔罪之心。可是他錯了天理昭彰,終會分明”
一股凜然正氣自胸中陡然竄出,演化成桃花扇上驚艷萬古的紅光,雖為偷襲之舉,卻是堂堂正正,毫無愧怍,判決鐵案如山的罪狀,不容三絕書生絲毫反抗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