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魚身陷醉溫柔奇陣,猶如盲人瞎馬,全不知伊人安危。
李魚自是憂心如焚,但他并沒有失去思考的能力。
從始至終,李魚都不曾方寸大亂。
接二連三的生死考驗,不只磨礪了李魚的意志,也豐富了李魚的閱歷,提升了李魚的應變。
戰斗中尋求突破,危難時不忘冷靜,生死之間參悟“神思”兩字。如今的李魚,早非疏影閣中應付不了折花郎君的懵懂少年。
當李魚吟誦到“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之時,忽然于無限黑暗中窺見一絲天光,思忖道“我漫無目標吟誦將進酒,與群邪交鋒多時,卻仍可保全自己。由此可見,我事實上并不受無法感知的影響。換言之,我此刻仍有能力打破困境。只需要一點靈感”
一念及此,李魚信心大增,更著力去思索與挖掘“自保之力”的原由“我此刻猶如盲人摸象,為何還能發揮神思訣的奧妙
是了,是了,盲人雖然看不見,但盲人依然有心,依然有情,依然能判斷周遭世界。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師曠無目,乃有妙音。以有形之眼而言,他們自然是盲人;以有神之眼而言,他們又何嘗是盲人”
思至神到,天光大亮。李魚眸光迸現,竟是輕輕將桃花扇拋向頭頂“桃花扇,你能成為我的眼嗎”
桃花扇無言無語,卻有錚錚鐵馬聲起,傲嘯沖天,好一似鼉鼓逢逢,吹角連營,激勵著扇上紅光蔚為大觀,醞釀出驚天動地的壯麗奇景。
李魚灑然一笑,將全部心神凝聚在桃花扇之上,不再繼續將進酒,轉而吟誦吳殳的雪夜感懷“酒盡燈殘夜二更,打窗風雪映空明。”
以神思為紐帶,因真情而融合,“映空明”三字一出,桃花扇果然成了李魚的眼睛,讓李魚看清了周遭敵情,更看到了上官雁的險境。
“酒盡燈殘夜二更,打窗風雪映空明。馳來北馬多驕氣,歌到南風盡死聲。海外更無奇事報,國中唯有旅葵生。不知冰冱何時了,一見梅花眼便清。”
李魚之所以聯想到這首雪夜感懷,是因為這首詩頷聯兩句用了盲人樂師師曠的典故。眼前危境,急若倒懸,而解救之法恰與這兩句息息相關。李魚心中自然泛起“馳來北馬多驕氣,歌到南風盡死聲”,未曾吟誦而行云流水,便有了兼有霸道與巧妙的驚世奇招。
左傳記載,當年晉國之人聽聞楚隊攻打晉國,驚慌失措。師曠卻鎮定自若“無礙。我驟歌北風,又歌南風。南風不競,多死聲。楚必無功”師曠以音樂而預知楚軍失敗,合于“天人之道”,故被后世津津樂道。
自然,吳殳所寫兩句,乃是活用典故,專寫吳殳自身所處易代之際的凄涼感慨。而李魚無聲念誦這兩句,亦是斷章取義,活用詩句,取“北馬多驕氣”來映射群邪的猖狂肆虐,取“南風盡死聲”來宣諭神思的勢不可當“任爾妖氛驕狂,神思訣下,盡是死灰”
果見桃花扇超逸絕倫,雖只是一招,卻喝退冥王掌風,蕩開紫鵑長鞭,震碎黑衣人暗器,威勢浩蕩,迅影翔飛,于千鈞一發之際,將血獅會主與血蟒會主兩大殺招化解,護住了一彎殘月,也護住了上官雁那荊棘叢生卻甘之如飴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