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萬仙大會前一夜的秉燭之會,密室中三人皆是心緒萬端。
密室一霎岑寂,充斥著無形的沉重。
上官雁忽有所悟,一聲嘆息打破岑寂“難怪唐柔雨極力拉攏,當時勸說李魚投身仙音宗,而今又鼓動李魚前往萬仙大會。她好深遠的布局啊
她一得知箜篌之死的真相,便想到利用懷劍公子這樁公案來對付圣儒門,卻又隱忍不發,一直等到圣儒門亂象自生,分崩離析,方予以當頭一棒。
圣儒門若倒下,九大門派有人歡喜有人憂。而仙音宗身為推倒圣儒門的大功臣,便有理由多分得一杯羹。
丐門多半是支持飛羽樓的,卻不知仙音宗支持哪一派代替圣儒門呢”
一番話頭頭是道,但話語說完,上官雁忽又泛起疑惑。
她憶起李魚所言,新鳳鎮上唐柔雨饋贈天鳳錦衣后便即離去,并不強邀李魚,似與所謂的深遠布局有所矛盾,不由暗想道“難道唐柔雨對李魚,真是由憐而生愛,由愛而生敬”
她凝心細思,偏是想到別處去,心中一動,先自搖頭,復又點頭,篤定道“是了,不管各派是支持圣儒門還是支持哪一派,秉燭之會必定難有定論,萬仙大會仍將刀槍分明。
無上會絕不會那么容易讓眾派有所定論,相反,無上會將利用此次良機,表面不偏不倚,實則推波助瀾,給予各派希望與機會,叫各派不得不傾盡所有去爭奪。
誰都知道無上會刻意壓制,誰都能看透無上會坐山觀虎斗的布局,偏偏不得不去鉆。
這次萬仙大會,恐怕只有我摘星樓才能獨善其身了。”
杜清秋贊許道“雁兒所想,與我不謀而合。你雖遠離仙林風云,卻依舊看得透徹。”復又嘆息道“說摘星樓獨善其身,是粉飾之語,其實只是無可奈何。
雁兒最清楚的,摘星樓不爭奪、不聯盟、不表態、不反對,沉默庸碌,便真的能明哲保身嗎我看倒是暮氣沉沉,老態龍鐘,不知禍之臨頭也。
萬仙大會這樣的大場合,其他門派摩拳擦掌,我們摘星樓卻沒有一絲波瀾。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摘星樓的立場。
從師父到我,摘星樓不一直都是這樣沉默下來嗎
我不必群策群力,不必與諸位尊者商議,諸位尊者也不必關心萬仙大會,只要她們的日子能混下去,只要在摘星樓內的利益不變,那就好了。
連摘星樓主都無所事事,她們又有什么可關心的呢
呵,這樣暮氣沉沉,坐敲木魚,難怪有人會生出想法來。
呵,真正說起來,摘星樓還比不上森羅獄呢。”
上官雁連忙安慰道“掌門師姐,你別自責了。摘星樓處于十大門派末位,稍一踏錯,便是萬劫不復。全賴師父與你殫心竭慮,才能保住基業不失。
世人只看到你的八風不動,和光同塵,又有誰知道你的苦心呢”
杜清秋霍然站起身軀,眸中神光迸現,卻冷笑道“只可惜,摘星樓每況愈下,怕是要毀在我的手里了。”
她望著上官雁,語調轉為溫柔“所以雁兒你辭任霜月尊者,我毫不猶豫就答應了。這樣的摘星樓,不待也罷。”
杜清秋與上官雁所說,皆是肺腑之言,不便為外人道。可見,杜清秋愛屋及烏,已將李魚視為親近之人,故而無所避忌。
李魚的心頭不由亦泛起一絲悲涼。
大廈將傾,覆巢難挽,雖有孟子之憂患,雖有諸葛之妙算,雖有項籍之果行,終究是無濟于事,只有眼睜睜望著夕陽殘紅,等待著徹底沒入黑暗的一刻。
杜清秋與上官雁曾經寄望于火玄珠,萬里奔波,備嘗苦辛,正像茫茫海中一艘華麗大船,舵手較他人早一步知道船要翻覆于水,故而殷勤修補,更試圖去尋找一根虛無縹緲的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