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san各種不同的招數在李魚腦中不斷演化,不斷預演著李魚與唐菲兒的一霎之戰。
但在起伏的思緒里,李魚最終決定,不去預想招數,不去預先設定,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而只是等待著真正戰局的到來。
就這樣過了一個多時辰,李魚的精神非但沒有渙散松懈,反而越發集中,仿佛已經嗅到了山雨還沒來到時的滿樓風。
突然,李魚的兩只瞳孔猛然一縮,感受到五十里外的冷冽氣息。
錯不了,這是唐菲兒特有的氣息。李魚在萬仙大會與唐菲兒交過手,絕不會弄錯的。
李魚輕輕呼出一口濁氣,排空雜念,腦中空白,將桃花扇拿在手中,然后閉上了眼睛,靜靜等待著。
這一霎的等待,好比天荒地老,讓人有一種山海倒流、時光凝固的錯覺。
緊接著,李魚忽然睜開了眼睛,眼中迸發出的神光頓時穿透了云層,直上九霄。
然后,李魚的身形超然而起,隨心而欲,竟是一招“身輕一鳥過”
當年杜子美寫下“身輕一鳥過,槍急萬人呼”的詩句,某本詩集流傳到后世,少了一個“過”字,變成了“身輕一鳥,槍急萬人呼。”
一眾文人各顯神通,討論這一句究竟遺漏了哪個字,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
有人說是“疾”字“身輕一鳥疾,因為身體輕,所以飛得快。”
也有人說是“落”字“槍急萬人呼,如果用疾的話,疾和急意思差不多,那就算不上精煉了。依我之見,應該是落字。”
也有人說是“起”、“下”、“度”字,各有見解,莫衷一是。
一直到后來,大家找出了另一本子美詩集,才發現杜子美用的是“身輕一鳥過”,紛紛拍案叫絕。
一字之差,神韻不同,境界不同,神思不同。
就像蘇東坡說的那樣“如觀李杜飛鳥句,脫字欲補知無緣。”
決定命運的艱難關頭,立判生死的唯一機會,李魚為什么要使出這一招
李魚自己也不清楚,只是冥冥中有一種覺悟,這段典故突然間涌上腦海,突然覺得此時此刻就該使用這一招。
除了這一招,別的招數都不對,都無法體現心中的神韻。
就好像蘇東坡說的那樣“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
身輕一鳥過
這是神思訣自然的流動,隨物賦形,隨機而動,行于所當行,止于所當止,沒有任何勉強之意。
一個過字,一剎那的神與意合,神思超邁,便有了錦繡文字,便有了無敵神威。
三里之外的唐菲兒警兆忽生,連忙提運功力,可是已經來不及了。
仿佛神兵天降,仿佛雷霆忽動,唐菲兒忽然看到李魚出現在眼前。
來不及一絲愕然,唐菲兒就被李魚扼住了咽喉,整個人也被李魚拖抱著前往紅花岡。
唐菲兒根本沒有抗拒的自由,也根本沒有反抗的余地,真正成了李魚的掌中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