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長生久視,容顏不老,又有什么稀奇的呢
只不過,信與不信,對李魚而言,并無任何意義。
就算眼前少女真是傳說中的仙人,和李魚又有什么關系呢
李魚目光澄澈,態度堅決道“在下實無意仙道,姑娘所托非人,還請另尋有緣之人。在下告辭。”
“你這人”夢影神色變幻,千年修行似乎仍不足以澄平心境,終是無可奈何道“罷了,仙緣不可強求,君子不識寶山,吾亦不能相強。
君子稍待,總是緣分一場,且一飲白石仙露,再回俗世。”
說完,夢影不知從何處掏出一只灰蒙蒙的小火爐來,纖手轉動間,籮筐中撲騰騰飛出五塊白色石頭,叮咚咚掉入火爐之中。
繼而夢影又變出一只小巧的白玉瓷瓶,皓腕凝霜,將一線濺玉白珠注入火爐,漸漸淹沒五塊白石。
直到水位過了半爐位置,夢影這才停止傾倒瓷瓶,纖指一彈,一團淡紅色火焰將火爐托舉于半空之中,不溫不火的熬煮著爐中白石。
這一串的舉動如行云流水,瞧來賞心悅目。
李魚縱是滿腹心事,這時也不由得動了好奇之念,耐心等待著這所謂的白石仙露。
不一時,爐中水沸,白氣上行,攪動開攝人心魄的一屋奇香。
李魚只覺神清氣爽,好像全身髓竅都被撓到癢處,暗自驚奇“只是聞到味道,便如此愜意。若是飲下此露,該如何心曠神怡難道說,這真的是仙露她真的是仙人”
心念動處,李魚輕聲吟誦道“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夢影明眸閃動,點頭道“發纖秾于簡古,寄至味于淡泊,韋蘇州之詩,當真妙不可言。”
前兩句話是蘇東坡對韋蘇州的評價,李魚順口問道“姑娘對蘇東坡也有所涉獵嗎”
“東坡詩文傳遍四海,吾亦愛之不盡。”
李魚登時心中一動“此女說是千年修道,為何對仙林詩詞如此熟諳
絲帛上的山鬼篇,當也是她所謄寫,屈子、韋蘇州、蘇東坡,信手拈來,她可真是腹有詩書啊。
詩為有情之物,世俗道士難免與人來往,以詩寄情,并不稀奇。但她修煉千年,獨居八百年,仍不能忘情于人間紅塵嗎”
李魚不由得生出警兆,靈光一閃,故意發問道“溪聲便是廣長舌,下一句是”
夢影不假思索道“山色豈非清凈身。”
“東坡這兩句詩寫得如何”
“怎么,君子是要考校吾嗎”夢影鳳眸轉動,對答如流“東坡以法華經佛典入詩,以擬人狀寫山水之美,又借山水之聲色感悟禪理,當真妙不可言。”
“哼狐貍尾巴總算露出來了”李魚目光如電,霍然振動衣袖“你若真是修仙千年,要么以修真之理批評東坡,詮解自然,維護道統;要么以渾融之說,兼談道釋,彰顯三教同源。怎會像這般單單夸贊佛理你虛詞作偽,將我弄至此處,究竟是何目的”
“咯咯咯,我最喜歡你這劍拔弩張的模樣了。要不是我故意露出破綻,你真能發現端倪嗎可惜啊,你已經吸入了我的好了湯,再也無法反抗了。”
夢影笑得花枝亂顫“本來我是想騙奸的,既然你不信仙佛之說,我只好選擇強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