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是人祭祖的香火”
“神沒吃飽,哪里輪得到鬼”
毛神放縱神威不加收斂,活人察覺不到,死人卻難免心驚。
李長安自無所謂,黃尾卻受不了,兩鬼便離開街面,提前去了分“施孤”貢品的地兒華翁邸店。
這家邸店平時就人少鬼多,今天更是徹底成了鬼窩子。
男鬼、女鬼、老鬼、小鬼擠滿了廳堂與院子,個個眉開眼笑相互作揖恭賀,熱熱鬧鬧,歡喜勁兒就跟過年似的。
“錢唐的活人、死人雖共處一城,卻似一張樹葉的兩面,明面上是不允許有交際的。所以,城里的佛爺道爺們就劃下了規矩作了鬼,便不許在親友眼前現身。否則,一旦被發現,便會遭到重罰。”
黃尾解釋。
“但清明、中元等寥寥幾天卻是例外,錢唐會放開人鬼之界,允許咱們暫且返還家門。如此,對鬼而言,不就當于過年么”
李長安聽了,再細看群鬼,還真瞧出大多鬼都換了新衣,洗去了愁容,甚至有的還作了打扮。
最打眼的是一只老鬼。
李長安認得他,是查鬼籍那夜認識的喬老鬼,后頭被鬼差捉了去,不知啥時候放出來的。
如今,穿了身大紅綢面衣裳,戴著嶄新的軟腳璞頭,耳畔簪了一朵雞冠花,臉上仔細敷了白面與腮紅。
周遭都笑他“枯木發了新芽癡了心,想當新郎官啦”
喬老鬼毫不客氣回罵“一個個搶野食的絕戶鬼,哪里懂得作人祖宗的體面”
兩邊當即嗆起了聲。
但沒幾句。
幾道神光劃過庭院當空,沒入邸店深處。
群鬼霎時都噤了聲,眼巴巴眺望著神光落下方向。
不多時。
著了盛裝、仔細打理了衣冠的華翁來到庭中,眾鬼亂糟糟給他打了一陣招呼,齊齊把目光落在華翁身后隨行的漢子手中所捧的一大疊紙貼上。
黃尾又充當起解說員
“那些毛神吃了頭香之后,便會把哪家開門祭祖及所喚先人名諱都記錄下來,列成法貼,交給各個坊的鬼頭,再由鬼頭通知該鬼回子孫家門受饗。”
李長安點頭,但轉眼看紙貼數量,錢唐的孝順子孫恐怕沒有想象中多。
這頭。
華翁使人敲鑼,喚回了群鬼的注意。
他四平八穩站在正堂前,說起些什么“開方便之門,暫赦汝身,使能受享供奉以慰饑寒,重返家門以續天倫”之類的場面話。
接著入了正題。
拿起一張帖子。
“普陀坊東曲黃六七招其父黃五四。黃五四可在”
“在,在咧”
一個中年鬼在祝賀聲中越眾而出。
華翁把貼子遞給他,仔細叮囑“今日之后,務必安分守己,方可早脫鬼身沉淪。”
可中年鬼的心思早就飄回家里去了,胡亂應了幾聲,接過帖子,迫不及待出門歸家去,小跑間,身形越變越淡,沒出院子,身形已然成為一道虛影,由實體變回鬼身。
就這么,一個個名字念出,一只只鬼歡天喜地離開。
但奇怪的是,鬼中最張揚的喬老頭卻始終沒被點到名。
他一開始得意洋洋,后又忐忑不安,繼而故作鎮定,到最后豎起耳朵可謂望穿秋水。
一直到最后一張帖子。
換了新衣的鬼們已經走光了,剩下的都是李長安這種來湊熱鬧的“絕戶鬼”,衣裳都灰撲撲的,喬老頭一身怒紅混在里頭刺眼得很。
華翁對他嘆了口氣。
“石前審。”
不是他的名字。
院子里頓時嘩然。
“華老莫不是看錯了。”
“咱們中有這么一號鬼么”
“難道半路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