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字是用漢字書寫的,顫顫巍巍沒什么筋骨,但是結構正確,字跡清晰,沒有了那種模糊稚嫩的感覺,跟他寫的西域文字堪稱天壤之別。
“明教。”玉羅剎顯然聽說過這個名字,“唐朝時明教傳入中原,后來逐漸興盛,各地都有信徒,幾次朝代更迭都有明教的身影。看來他的圖謀不小。”
脫離武俠世界觀的那個明教,誕生在巴比倫,是從基督教演變過來的,為了適應唐朝社會,改動了一些教義才得以傳播。明教的二宗三際論非常極端,簡單的把世界劃分為光、暗兩部分,處于黑暗就的時候就要努力重開光明,封建社會哪有不黑暗的,因此這個教派一直在造反。
白離換了西域文字,寫我要在這里建立明教,你會幫我嗎
玉羅剎問“你們有多少人馬”
白離伸出手指,比了個“二”,想到本體沒什么用處,又改成了“一”。
玉羅剎淡淡道“只有二十一人你可知道紅衣教有多少人”
白離頓了一下,搖頭。
“不說紅衣教的長老、堂主、紅衣使者,只論下面的八大堂,每個堂都有一二百人,外圍負責偵查跑腿的耳目更是數不勝數。他們固然不會全部忠誠于教主,卻也不容小覷。”
白離在紙上寫道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玉羅剎安靜地思考。
白離在心里過了一遍,絕對不告訴他,明教根本沒有21個人,能出手的只有他自己。
只要肯用心,應該能滿的過去。
如果現在暴露實情,白離就失去了和玉羅剎談判的籌碼,沒有能力獲得紅衣教的最終所有權。
現在的玉羅剎固然有野心,但還沒有體會過權力的滋味。
武功不能替代見識,他在紅衣教只是教主身邊的侍衛,經歷的是小范圍的文斗,目光相對短淺,只能思考眼前的東西。
對玉羅剎而言,征服紅衣教就是終點,不然他也不會在看到希望后,把西門吹雪給接回來,讓他做好在西域生活的準備了。
半晌后,玉羅剎問道“是你的明教,還是他的明教”
白離指了指自己。
玉羅剎說“我想見他一面。”
白離搖頭。
絕對不能見面
首先本體的排場撐不起來,除了穿越時的襯衣,連件新衣服都沒有。其次,如果見面的話,本體身邊必然要跟著那21個人,就算花錢雇人,白離也拿不出這個錢。
還是保持神秘最好,就這樣似有若無的,像個幽靈一樣,才能讓玉羅剎忌憚。
他在紙上寫我沒有辦法聯系他。
玉羅剎“是用暗號傳遞消息”
這里發生的一切都被他看在眼里,我什么都不用做,他想要找我的時候,自然會過來找我。
“他到底是誰”
光明圣子。
玉羅剎笑著問“不是教主”
白離挑了下眉,神采飛揚教主是我,等拿下紅衣教,我封你做副教主。
玉羅剎隨口應道“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