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事聞言,不禁滿頭黑線。
“老爺,大師是世外之人,肯定不會要人伺候。”他低聲道,“咱們就說這幾個小廝想感受佛法的洗禮,這樣順理成章留寺里干活,大師也不好趕人。”
于員外給了管家一個贊賞的眼神,十分自覺的站到山門前招呼香客。
他是梧桐縣的名人,兒子又在京城當大官,來往的窮人認不得他,但總能認出他衣服的質量上乘,頭上的玉簪、手上的扳指,還有腳上繡了金絲線的靴子,都不是尋常人能穿得上的,大多數人對他態度恭敬。
而那些出身良好的,一眼就能認出這是梧桐縣最有錢和權的于員外,也不敢仗著人多插隊,將那些窮人擠到一邊去。
于員外家大業大,他的生意做得大,年末搞促銷時,遇上客人擠滿鋪子搶購的事也多,十分有經驗的拿了竹簽寫排隊序號,讓人將一群等候的香客帶到寺廟的后山賞風景,時間差不多時,就讓人叫他們進寺里,然后帶下一批等候的人到后山喝茶等候。
經于員外這么一安排,香客的怨言都沒了。
有些人還有心思觀賞漫山遍野的花,然后紛紛稱贊大師的養花技術,不說求神拜佛,單是為這些花就沒白來。
忙碌的江河掃了一眼于員外,心里很滿意。
他還想著如果還是這么亂糟糟,就讓大白蛇出來招待香客,想必大家一定很守秩序,知道什么是排隊。
這世道眾生百苦,且找不到法子,只能求神拜佛,以此慰藉心靈。
只是這段時間來石蘭寺的香客有點奇怪,都是后院無子且飽受磋磨的婦人,江河不禁滿頭霧水。
其他慕名而來的香客也是滿頭霧水,這石蘭寺怎么特別受婦人歡迎難不成這里的送子娘娘特別靈驗
通向山頂的山道上,一群少婦摩肩擦踵,一個個都壓抑著脾氣。
真是太可氣了,要不是為了不在菩薩面前失禮,這擋路的小賤人她們肯定能直接撞下山,哎喲,那位大姐,你擠什么擠快將人擠到山道外啦
聽說石蘭寺的香客特別多,石頭閑暇之余,特意過來幫忙。
站在山腳下,生平從未見過此等熱鬧景象的石頭不禁張大嘴,真是好厲害啊,這么多人,這寺廟里擠得比元宵的夜市還熱鬧呢。
嘖,這轉身都困難,石頭想不出天下還有哪里比這香火更旺盛的寺廟。
偏殿里,一名婦人坐在桌前。
“大師,小婦人成親三年一直未懷上”
江河熟練地拿出銀針,“夫人體質太寒,每三日來針灸一次,十次后見效。”
婦人滿臉歡喜,千恩萬謝地離開。
接著是一個衣著樸素的婦人。
“大師,奴家成親十年,一直生閨女”說著婦人面露悲痛之色,“奴家已經生了五個閨女,相公說要將奴家休了。”
周圍的婦人同情地看著這名衣著樸素的婦人,心下憐憫。
只是這樣的事,到底尋常,看得多了,就算同情,她們也幫不上什么忙。
江河雙手合十,“女施主,此非你之過,你夫家不仁啊。”
王李氏思及十多年來夫妻還算恩愛,丈夫頂著父母的責怪不肯納妾,終是心軟,跟幾個女兒細心照顧他。
她現在終于知道,善惡到頭終有報,王家的報應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