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雅拍著馬兒,她的馬背上還有幾只野雞。
草原上的野雞沒有兔子那么受歡迎,因為野雞柴,烤著吃簡直就是啃骨頭,聰明的巴圖會做好吃的雞湯,可香可好吃了。
以前她不愛吃的,不過最近她卻愛上了野雞湯。
桑雅暗暗吞咽口水,覺得自己這輩子做過最正確的事,就是說服父母將巴圖收為義子。
桑雅還沒下馬,一道清脆的聲音響起。
這個段落是圖片段落,請訪問正確的網站且關閉廣告攔截功能并且退出瀏覽器模式
皮膚白皙、十歲左右的孩子蹦跳起來,朝馬上的少女揮手。
周圍那些和他一起玩的孩子們眼睛很利,看到桑雅馬背上的獵物,他們也是條件反射地吞口水,紛紛暗暗期盼,桑雅姐姐請他們吃飯的可能性有多大。
這個段落是圖片段落,請訪問正確的網站且關閉廣告攔截功能并且退出瀏覽器模式
“巴圖今天乖不乖啊”她親昵地和弟弟打招呼,笑容爽朗又明亮,“你看我今天打了野雞,待會兒你煮野雞湯,阿爹肯定喜歡。”
桑雅的爹去年年初從馬上摔下來,雖然沒危及生命,但腿瘸了,走路都不利索。
當時巴圖說以形補形,給他熬湯喝,羊蹄牛骨雞湯等,幾乎天天都喝,將他補得紅光滿面,胖了一圈。桑雅和她阿娘喜得落淚,因為桑雅爹那時差點就不想活了,他覺得自己成為廢物,上不了馬、打不了仗、保護不了妻女,不如他早點死,桑雅娘也好改嫁。
想到這里,桑雅看向弟弟的眼神溫柔得能滴水。
那時候,這個最小的孩子卻表現出驚人的意力和決心,他堅信阿爹會好轉,親自細心地照顧阿爹,并向他保證,他很快就會長大,到時候他養阿爹阿娘,阿爹就不需要騎馬,也不需要去打仗,他養得起父母。
其實對桑雅而言,她非常慶幸她爹大難不死的,弟弟還說了一個中原的成語“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弟弟說,如果爹不是腿出了毛病,去年的征兵他也逃不掉,說不定會死在戰場上。
當時桑雅娘打了個寒顫,去年那場戰事死了多少人啊,不提那些消失的部落,他們這個小部落就有三成的家庭失去親人。
巴圖接過野雞,“阿姐,我去燉雞湯,咱們今晚吃雞湯和餅子。”
這個段落是圖片段落,請訪問正確的網站且關閉廣告攔截功能并且退出瀏覽器模式
跟巴圖玩得最好、經常混飯吃的小伙伴屁顛屁顛地跟在他后面喊著。
巴圖不是個小氣的人,并未拒絕,笑道“好啊,你們幫我拔毛,洗內臟。”
巴圖穿著胡人的羊皮襖子,除去太過漂亮的臉蛋和矮小的身材,其實他現在和其他胡人小孩沒兩樣。
不過他的年紀還小,今年只有十歲,以后他的身高還能往上竄一竄。
等他的身高竄上去后,就不一定比草原的那些小伙伴們矮了。
這個段落是圖片段落,請訪問正確的網站且關閉廣告攔截功能并且退出瀏覽器模式
燒火的時候,他面不改色的丟了塊牛糞到火堆里。
剛到草原之時,他不習慣草原的生活方式,甚至還嫌棄牛糞臟,現在他和很多牧民一樣,視之若寶,他和那些草原上的孩子們一樣,只要看到牛糞第一個念頭,就是趕緊撿回家曬干。
這個段落是圖片段落,請訪問正確的網站且關閉廣告攔截功能并且退出瀏覽器模式
巴圖丟了兩顆紅棗和幾顆枸杞下去,他覺得以前的自己大概是廚子的孩子,否則怎么能解釋他天生就知道怎么做飯
回憶過去的時候,他的腦海里一片空白,每次都是頭疼、心也疼,索性最后就不想了。
肯定是他過去過得很糟糕,不然不會這么難過的。
“巴圖,我想吃炒雞雜。”小伙伴拎著洗干凈的雞雜回來。
以往的雞雜,他們都是直接扔掉,因為雞雜的味道重,他們不會伺弄,實在難以下咽。
但吃過巴圖做的炒雞雜后,就沒人再扔了。
巴圖一個中原來的奴隸,以其出色的廚藝,變廢為寶的神奇本事,成為草原上最受歡迎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