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袤的草原上,如今隨處可見莜麥。
雖然有互市,但中原商隊依舊有不少喜歡上門收貨,每到春秋兩季都會到來。
他家里的婆娘三王子妃卻喜歡那和尚帶來的變化,一個個跟和尚學做飯菜。
然后一座座房子也建了起來。
有胡人特意去那些建了房子的胡人家里作客,發現他們家的牛羊都好好的,草原的風再大也吹不著,有土炕也冷不著。
中原皇帝派來的和尚道士見狀,他們一拍腦袋,原來傳教事業如此不順利,是他們沒找準辦法。他們也可以曲線救國啊,若是論故事,他們也不少的。
就連老單于都忍不住著迷,讓精通漢學的胡人在教室外記錄。
寺廟外,一個七八歲的孩子聽著從廟里傳出的讀書聲,父母怎么拉都拉不走。
孩子們的學習時間很人性化,學半個時辰就休息一會,偶爾他會做美味無比的點心給這些孩子吃,而且每天還有故事。
下面坐著的小孩,一人一個盤子,里面是細細的沙子,他們拿著小棍子在沙面上練習大慶的文字。
胡人也很高興能省點攤位費,特別是有生意頭腦的大王子,提前收了很多羊毛,還跟大慶的商人天花亂墜吹他名下的奶粉。
三王子不得不承認,那飯菜真是極為美味,吃得再多也不用擔心會便秘,痔瘡什么的,再也不是噩夢。
中原的商人也到玄濟大師新建的吉祥寺燒香拜佛,反正天高皇帝遠,再者皇帝也沒直言厭棄大師,他們不過燒個香罷了。
江思印不禁拍拍腦袋,他怎么也搞不懂,為何草原的孩子現在對漢學這么感興趣明明以前,他們一個兩個只喜歡騎馬打仗,一個個高喊著,長大后要去大慶打秋風之類的。
不管哪個時空,不管哪個朝代,父母對孩子的學習都是很看重的。
他們每天都拼命學習,大師說過,若是誰學得差,就不講故事,現在不止孩子們互相監督,孩子的父母也在監督孩子學習,他們也想聽故事。
矛盾的出現比江河預計的還快。
簡陋教室里坐著的二三十個胡人孩子,他拿起簡易的粉筆,在黑板上寫字。
現在這些地能種植苜蓿,都不用頻繁地遷徙搬家了。
三王子不禁氣結,“你以為這是好事咱們草原遷徙的風俗都沒了,現在一個個的都想偷懶,只想種地不想搬家,連騎馬的都少了,日后咋拿得動弓箭”
小孩的眼睛發亮,“爹,我一定會認真讀書,您先給我買慶朝的書,我如果識字就比其他人勝算大。”
孩子們都覺得,這學習簡直就是天堂吧怪不得慶朝的人傾家蕩產都想讀書呢。
江河深覺如果他真當教師,在草原上肯定賺翻。
很快,草原上一座座窯建了起來,無數的磚燒了出來。
期間還出現不少打架事件,為爭搶最適合種莜麥的田地所導致的。
她只知道遷徙少了,折騰也少了,孩童和老人、以及體弱的婦人就不會因此倒下。
他一定要進去聽最新鮮的
什么大人喝了,強身健體,小孩喝了,聰明長個,對母乳不足的孩子,這就是救命的好東西
那些胡人們高興得很,三王子卻很別扭,種田什么的,就不是他們長生天勇士的風格
玄濟大師講的故事實在太好聽,聽到小伙伴轉述后,真是越聽越饞。
原版未篡改內容請移至醋。溜兒,文\學官網。如已在,請,關閉廣告攔截功能并且退出瀏覽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