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的房子是兩層的樓房,兩層樓共三百平米,房間很大,貼上了瓷磚。江母是個愛面子的,房間裝的是水晶燈,晚上看著金碧輝煌,比城里的兩房好太多了。
說實話,城里的房子除了是學區房外,真沒什么優點。
這時,院門外傳來一道吆喝聲“老江頭,筍干收不收”
院門打開著,幾個拿筍來賣的老人進來。
江河抬頭向他們問好。
說是老人,其實只是經常風吹日曬,外表顯老,實際上也就五六十歲。他們這把年紀在城里找不到什么工作,高強度的工作又做不來,索性就留在村里幫忙照顧孫輩。
和全國大部分的村子差不多,李花村的人口也以留守老人跟孩子為主。
盛楚楚聽著幾個人的交談,手上的動作不知不覺慢了下來。
“老江頭,你婆娘真厲害啊,以前山上的竹子越來越多,筍老了都沒人挖,現在好啦,總算有去處了。”
“咱們這把年紀了,只能在村里種種地、養養孩子,誰想到種點蔬菜也能賣錢呢。”
“我這個月賺了五百呢。”其中看起來最年輕的一個老人說,“老江頭,你們家一直收蔬菜的話,我可以再翻一塊地專門種菜。”
江父正在稱筍,聞言忙道“當然收,一直收,不收的話提前跟你們說。”
等他稱完所有的筍后,將現金遞了過
去,“不過咱得說好了,你家的菜不能打農藥,化肥也不行,得是綠色有機蔬菜,城里人就講究這個。”
他們家的下飯菜賣得不便宜,這是為啥除了好吃,當然和蔬菜的講究有關。
在場的人紛紛點頭。
“我知道,不就麻煩一點而已放心,我吃啥菜就給你送啥菜,鄉里相親的,不騙人。”
他們收了錢,準備離開時,江母端著一盤臘肉梅干菜出來。
“你們先別走,幫我嘗嘗味道怎么樣”她招呼這些村民,“有啥缺點一定要說啊。”
院子里的人都過來嘗了味道,一個個點頭說好吃。
以前江母也做過下飯菜,他們只知道好吃,沒想到還能賣錢,不過這羨慕也羨慕不過來,村里哪家不會做點腌菜下飯菜,但就江家的做得最好吃。
等村民們離開,江父江母重新進廚房忙碌后,盛楚楚終于收回視線。
她由衷地說道“媽真的好厲害啊”
沒想到以前只會對她雞蛋里挑石頭找茬的婆婆,居然這么有經商才能,真的將生意做了起來。如果是年輕人,她還沒這么驚奇,問題是婆婆都要五十歲的人了,以前也只是一個農村的老太太呢。
盛楚楚一邊將罐子倒扣在陽光下晾曬消毒,一邊說“還有,這個月我不是轉了一千五到媽的賬戶上了嗎然后媽反過來打了三千給我。”
她當時真的驚訝得不行,她還記得之前婆婆買金鐲子的事呢,她一直以為婆婆只會想辦法從她口袋里摳錢的,真是受寵若驚。
“我也厲害。”江河將腌好洗好的酸豆角放到砧板上,菜刀微動,長短一致的豆角仿佛尺子量般整齊。“沒有我推廣,媽怎么可能財源廣進”
至于不動聲色地幫助江母調味的事,就不必說了,反正在這對婆媳心中,他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形象十分牢固。
他朝老婆說“那錢你收著吧,這算是咱們的辛苦費。”
晚上,罐子都消好毒后,江家一家人齊上,將江母炒好的臘肉燒梅干菜裝罐。
等做完后都已經晚上十點,眾人的手酸得不行。
他們也沒多說什么,洗洗就睡了。
第二天,一家都起得很晚。
江河和盛楚楚醒來時,都已經九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