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事就不用對著還沒成年的孩子說啦,大家懂就行。
今天的天氣很好,江河將群豬趕到豬欄外的果園里,讓它們充分享受大自然,然后拿起水管沖洗豬欄。
方宴想幫忙的,但他沒有高筒水鞋,而且豬欄還有豬的排泄物。
兩天之前,他還是個豪門大少爺,什么都講究,一時半會哪里受得了于是被江河塞了一把豬菜,示意他到水龍頭那邊幫忙洗豬菜。
方宴默默地打開水洗豬菜,抬頭看山坡上的黑毛豬,有的在蹭樹干止癢,有的趴著曬太陽,還有的吃地上掉下來的半熟不熟的桃子
不遠處還有一個用鐵絲圍著的很大的菜園子,定睛一看,那菜和他手里洗的一模一樣,八成是專門種來喂豬的。
方宴一時間也說不出是什么滋味。
以前這種洗菜的事,是他從來沒有想過的,而且洗的還是豬菜,這里是個豬豬活動的果園。
“你爸是個好人哩。”旁邊的張大嬸邊剁豬菜邊和方宴聊天,“我們命苦,兒子和兒媳婦年紀輕輕就去了,留下一個小孫子,咱們倆個老骨頭去城里打工,只怕也沒人要,只能去撿垃圾,也撿不到多少個錢。我們的孫子小山子也讀不起城里的幼兒園還好你爸請我們幫忙養豬,
一個月給我們三千塊工錢。這錢可不少,大伙都快羨慕死了,這都是你爸熱心腸。”
方宴一臉不解,三千很多嗎
這么多豬,一天下來光是打豬菜、煮豬食、打掃豬圈這都閑不下來吧。
張大嬸一臉感激地說“不用去城里,在家門口就能干活,活兒輕省還能照顧小山子。我們老了,只能在地里刨食,一年到頭存不下幾千塊錢,還會腰酸背疼得睡不著覺你爸知恩圖報啊,想當年你爸還小時,咱老倆口不過幫點小忙而已。”
現在九年義務,讀書不要錢,他們一年能存下三萬多,就跟做夢似的。
這樣存下去,等小山子考上大學都不用愁了。
“你爸還經常給我們送肉,年底半扇豬說是什么年終獎他還包了咱們老兩口的中飯,省了一大筆錢。”
老兩口對江河挺感激的,沒想到當初的舉手之勞,居然換來江仔的涌泉相報。
張大嬸說著,看了一眼正在洗菜的方宴,揚聲叫道“小山子,快過來幫忙洗菜。”
她不好打擊城里孩子的積極性,可按方宴這個速度,菜還沒洗好,這豬就要餓死了,而且這樣的洗菜法也太浪費水。
九歲大的小山子原本是江俊海的小跟班,他的年紀雖小,卻比方宴能干多了,那豬菜沒一會就洗得干干凈凈的。
洗菜的時候,他還不忘打量幾眼方宴,眼里都是好奇。
方宴看著自己洗的豬菜,再對比小山子洗的,有些受打擊。
對上鄉下孩子好奇的目光,接受精英教育且雙商在線的城里少年緩緩地露出個和善的微笑。
一個小時后,小山子一口一個宴哥,叫得十分親密。
他小大人似地指點著方宴,“宴哥,火不能燒太大,豬食里有糠還有黃豆粉,會焦糊的,焦糊的話豬就不愛吃啦。”
方宴第一次接觸到農家的大灶,他沒想到燒火居然也是門學問,“我知道,一直攪拌就是怕豬食變糊。”
小山子只負責一個鍋,張大嬸很厲害,兩個鍋同時進行攪拌,那胳膊一看就有力氣。
馬大叔忙完那邊的活,走過來接過攪拌棒,“山子,你跟小宴去玩,爺爺來。”
小山子特別聽話地帶著方宴在山上溜達,一邊為他介紹周圍的環境。
江河很有經濟頭腦,承包山不僅是為了放養豬,他還種上不少桃子,現在正是桃子半熟不熟的時候,小山子拎著一個小籃子,和方宴到處找外皮比較紅的桃子。
小山子一邊摘一邊說“宴哥,我跟你說啊,江叔可是我們村里的首富,養的豬特別好吃,以前大伙可羨慕俊海哥了,他可是有一個養豬場可以繼承的人”
方宴不禁扭頭看向那群吃得正歡的豬,沒和小少年說,這個養豬場全部收入或許都沒他一年的私教費用多。
小山子感嘆道“我們全村沒哪個不羨慕俊海哥的,他家有吃不完的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