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上笑意。
這孩子很好啊
笨點又有什么關系,心地善良又孝順,這就夠了。
俊海和爺爺奶奶的關系很好,和嫌棄他的爸媽不同,爺爺奶奶看他時總是一臉喜愛之色,讓他知道爺爺奶奶是喜歡自己的。
他總是和兩老呱啦他幸福的鄉村生活,“爺爺可以去金石村的,那里可好玩了,明爺爺的魚塘綠色養殖,魚肉特別鮮,江宴特別喜歡糖醋魚,江爸天天給他做可惡,我想吃江爸做的紅燒大排。”
“我江爸做的面條也超好吃,方宴說他都胖十斤了。”
方奶奶忍不住湊過去,看俊海的手機。
自從知道孩子抱錯之后,她努力地不去想,一再安慰自己兩個孩子換回來是正確的,如果都留在方家,方宴的處境會越來越尷尬。
相片里,只見矜持文雅的少年一改印象中的清冷自持,他騎在一頭大肥豬身上,笑得像個地主家的傻兒子,平添幾分憨氣,仿佛被俊海傳染了一樣。
“很開心呢。”奶奶神色柔和,“他很少這樣笑。”
就算奶奶不在國內,也知道方宴以前的生活常態。
周轉在各個補習班和興趣班之間,這孩子從小就是個聽話懂事的,隨著年紀漸大,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少。
他們也曾經勸過,讓他放松點,別繃得太緊。
但這孩子太聽養父母的話,背著他們沉重的期待,將自己逼得喘不過氣來。
方爺爺戴上眼鏡,同樣慢慢地看著。
知道方宴不是自己親孫子時,他真的很遺憾,那是個事事要求完美的孩子,頭腦十分聰明,不像俊海不擅長讀書,成績能將唯成績論的兒子兒媳氣死。
知道兒子沒將方宴帶回來,他當時對兒子發了一頓脾氣,都培養那么多年了,丟在鄉下能有什么出息。
現在看來,他很開心,眉間的陰郁消失,這才像這個年齡的孩子。
俊海品性佳,開朗又活潑,兒子兒媳婦不滿意,老兩口卻是滿意的。
現在看來,兩個孩子各歸各位才是好的。
不然到時候兩個孩子住在一起,方宴留在方家,依然將自己逼得緊繃得像條弦,而親孫子有方宴作對比,很難說他能不能繼續保持現在的開朗和陽光。
方爺爺笑道“好,等放假時,咱們去金石村看小宴。”
都是好孩子啊,兩個抱錯的孩子能毫無芥蒂的來往,都爭著繼承那個小的不能再小的養豬場,那個叫江河的鄉下漢子肯定付出很多努力去養兩個孩子。
想到一回來就給俊海安排一大堆補習老師的兒子兒媳,全然不管俊海心理接受能力,也就俊海皮實,懂得反抗,不然好好孩子會變成怎樣很難講。
方爺爺隱約感覺他們輸了。
他那頂尖精英的兒子,居然還比不上一個鄉下的漢子會養娃。
有時候,智商優秀、工作能力出色,并不代表養孩子就出色,現在看來是對的。
俊海將爺爺奶奶好感度刷滿后,他從三天兩頭就跑過來看老人,到最近天天來,最后到住一起。
這時間也不過三個月。
爺爺奶奶在得知兒子兒媳經常不在家,孫子成留守兒童后,索性將孫子接過來一起住。
方先生和方夫人很想反對,老人對孫輩都是溺愛的,等他們住在一起后,課外補習大幅度刪減,只剩下學校的課程和俊海感興趣的騎馬、籃球。
什么禮儀奧數全刪了。
方家夫妻很想和老人據理力爭,奈何俊海將外公外婆的好感度也被刷滿,一群長輩紛紛出面鎮壓的后果,就是方家夫妻不得不偃旗息鼓。
俊海大獲全勝。
這讓夫妻倆忍不住懷疑,兒子是不是事先就計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