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學會農具的正確使用方法后,褪色者也沒有失信,老老實實地幫人耕作起來,活兒干得又快又好。這讓農民老伯大為吃驚,周圍的農人也議論紛紛,感到驚奇又敬佩。
也許有人覺得堂堂魔神居然跟老農民一起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干活,真是丟人至極但對于褪色者來說,種地可比殺人要有趣多了。
這片土地能長出什么好吃的東西呢
褪色者懷抱著這樣的崇高夢想不斷了解、深入學習著。
而學會本地農具的使用方法,了解當地人對于當前耕種的知識和理念,僅僅只是褪色者展開自己的歸離集農業考察工作的第一步實踐。
因為如今這片土地的農業科技樹在她看來依舊十分落后,農民頂多有“整地”“播種”之類的大體概念,但對于更細節的管理工作不太了解。
不,用“不太了解”都是一種委婉說法,這年頭的農業人幾乎是靠天吃飯,老天爺愛咋咋地。
比如說前期的整地工作,最常見的大麥與稻谷的整地方法就不一樣,玉米和高粱的整地注意事項也有區別目前褪色者沒在歸離集見過后兩種作物。
所謂“整地”,是要根據前茬的特點和后作莊稼的要求一并進行的,它的目的是為了播種準備良好的土壤條件,同時起到保墑除草的作用。
刨茬子的時候,最好在土地化凍23寸時及時進行,因為有凍底,比較好刨,再加上這個春季的氣溫低,土壤中的水汽不易流失。
刨出來的茬子還要注意保墑,不要端“雞窩”,也就是要把刨出來的茬子仍然放在原處,否則“端雞窩”的話,地上露出一個個坑,土壤水汽能夠輕松蒸發。
而以上這些還僅僅是春耕工作中的第一環。后續還有播種、開苗與定苗、除草、滅蟲、堆肥、收割等一系列后續工作。
不了解農業的人只覺得都是小事一樁,只有真正設身處地者才明白農業的每一步發展都是多么的不容易。
最后,完成承諾的棱游跟笑容滿面的老農民告別,她低頭看著自己沾滿泥水的雙足與卷起的褲管,難免有些愣神。
忽然,她察覺到什么,當即收起那副走神的表情,笑呵呵地看向自己的身后“歸終,你怎么也來了”
不知何時來到附近的歸終依舊言笑晏晏,總不可能說“我怕你沒經驗直接把土地毀了讓老百姓餓死得了”這種打擊同伴熱情的話,而且她剛才暗中觀察了好一會兒,確認了棱游并非真的毫無經驗相反,對方的農耕經驗里帶著某些異世界農業的影子。
因此歸終的語氣似夸贊,又似驚訝地說道“春耕開始,我正好路過此地只是沒想到棱游你還會種地。”
這一次,褪色者臉上的笑容慢慢地沉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某種隱隱的憂傷與疲憊。
“是啊。”她惆悵地回答,“那么多年過去,我以為自己早就忘了這些事情。”
“我這握住法杖與刀劍的手,也曾經摸過那些莊稼的種子與成熟后的作物莖葉。”
原來在一開始,她也是在地里打滾、在水田里長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