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槍械研發的技術主管波尼·約翰遜站了起來,臉上帶著幾分難色,“侯爵大人,我們按照您給出的思路,試制了三款后裝針發槍原型,也配套做出了金屬彈殼子彈,但遇到了兩個棘手的問題。”
他掏出一枚子彈,指著彈殼底部的小孔解釋道,“首先是金屬彈殼的氣密性問題,發射時會有部分火藥燃氣從彈殼與槍管的縫隙中泄漏,不僅影響射程和精度,還可能灼傷士兵的手部。”
“還有就是擊針的強度問題,現有的鋼材硬度不夠,連續射擊下擊針會出現彎曲甚至斷裂的情況,我們試過用多種材料改良,效果都不理想。”
他又補充道:“就算這兩個問題能解決,建立新型槍械的生產線也需要時間。現在廠里的設備主要用來生產前裝槍和火炮零件,要轉產針發步槍,得改造設備、培訓工人,至少還需要一年。”
說完后,約翰遜命人取來一支試驗步槍交給保羅檢查。
保羅仔細觀察著擊針的磨損痕跡,眉頭微微皺起,顯然在思考應對之法,會議室里一時只剩下眾人輕微的呼吸聲。
議室里的沉默持續了片刻,就在眾人以為保羅會下令加速攻克技術難題時,角落里一名年輕的工程師忽然舉起了手,聲音帶著幾分緊張卻又難掩激動:“侯爵大人,我、我有個想法,或許能解燃眉之急。”
眾人的目光瞬間集中過去,那是槍械研發部門的年輕工程師坦西蒙尼·佩雷斯,他此前一直專注于前裝槍的精度改良,很少在這種重要會議上發言。
保羅抬了抬下巴,示意他繼續說:“不必緊張,有什么想法盡管說出來,這里沒人會嘲笑嘗試解決問題的人。”
得到鼓勵,佩雷斯深吸一口氣,快步走到墻邊掛上一張槍械圖紙:“大人,我們現在的主力武器就是這種前裝滑膛槍,裝彈時得從槍口往下塞,又慢又費力。我前陣子琢磨的時候想,要是能從槍身側面開個口,直接把子彈從后面推進去,會不會快很多?”
他一邊說一邊用手指在槍身側面比劃著:“您看,我們不用重新做槍管,就在這側面開個裝彈口,再做個能拆開的金屬盒子——就像裝火藥的小匣子那樣,里面預先把彈丸和火藥裝好,做成定裝的樣子,裝彈時把盒子打開,把子彈推進槍管,再把盒子合上擋住開口,這樣就不用再從槍口慢慢裝了。”
“雖然這槍沒有膛線,精度還是老樣子,比不上專門做的后裝新槍,但裝彈速度肯定能快一倍多!”
佩雷斯越說越有底氣,眼神也亮了起來,“而且不用新造機床,咱們現在設備就能給老槍開口、做彈盒,一支槍改下來最多兩天時間,比從頭造新的后裝槍快太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