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們遲鈍了足足數秒,才反應過來,快門聲如暴雨般傾盆而出
“嚴導您為什么會來這里”
“剛才嚴嘉學導演稱呼您為爸,難道說您是嚴嘉學導演的父親”
“為什么之前沒有聽見嚴導您提及過當導演的兒子”
“嚴導今天來是為了助力兒子票房的嗎”
“”
記者們跟瘋魔了似的擁動起來,恨不得擠到最前,把話筒塞進嚴浩嘴里。
這些記者一句句都在喊嚴導,全然忘記旁邊的嚴嘉學也姓嚴,是個導演。
因為當“嚴導”兩個字被喊出口時,全世界任何一個人第一時間想起的,只有嚴浩,沒有別人。
嚴浩,華國導演界當之無愧的一座山脈,國內外拿獎拿到手軟,聲名赫赫五大導里,國民認知度最高的那位。
記者們甚至想起來,從前嚴浩參加自己的電影首映禮,都穿著低調的黑色衛衣,甚至這樣穿著參加過兩次電影節紅毯,偏偏行為無人敢質疑,因為嚴浩在導演界里已經被神化成為了符號,就算這樣做,大家也只覺得是藝術家性子獨特。
而今天呢這位素來與人不同的嚴浩導演,竟然穿上了昂貴的西裝,頭發胡子都看得出來是精心梳理過,眼尖的還能瞧出他隱約的緊張與忐忑。
見過這么多大風大浪的嚴導竟然還會緊張忐忑
多么不可思議
記者們同時好奇的,還有嚴浩與嚴嘉學的父子關系。
以前嚴浩對家人保護得很緊,圈內除了他親近的人見過,從沒有照片流出過,多余的像是年紀、履歷、從事行業之類的信息都沒有。
誰又能想到,靠著一部小網劇橫空出世的新人導演嚴嘉學就是嚴浩的兒子呢
可惜,無論記者們再怎么熱情提問,嚴浩都沒有過多告知的意思。
只淡淡留了句“今天的嚴導是嚴嘉學,不是我。”
就是讓記者不要提與電影無關話題的意思。
可記者們怎么會善罷甘休,一直把嚴浩追到大門口才罷休。
大門一關,嚴浩攥了攥手。
嚴嘉學發現了,當即嘲笑“怎么,老頭子你還會緊張啊。”
嚴浩哼了聲“我會緊張開什么玩笑。”
“承認了也沒什么大不了”
嚴浩不理兒子。
只說“你確定就是今天了”
嚴嘉學嘚瑟地撥弄額前頭發“你已經站在這里,記者都看見了,再問是不是有點晚”
嚴浩表情嚴肅,一如過往那般對待兒子事事板正挑剔“如果你所謂的作品就是去年那部網劇的水平,那我建議你,以后都用嚴浩兒子的名頭生活,別想著擺脫。”
早年兒子年紀小,嚴浩是想好好保護家人不被記者打擾、平靜地長大。
不過等嚴嘉學成年,嚴浩的想法便不再那么固執。
然后激烈反對的人就變成了嚴嘉學。
初中起就在叛逆之路上一去不復返的嚴嘉學,完全無法忍受自己這輩子都要貼著“嚴浩兒子”的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