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的貴人官兵,成日對我們吆五喝六,向來哪顧我們的死活。都這個時辰了,城門還不開,咱們進城還得交兩個大錢,只怕他們
早已富得流油,已看不上了。”
“就是,今日怎地還不開門家中還等著賣了柴禾,好買些油鹽醬醋呢”
“開門開門”
城門外,憤怒百姓的呼喊聲,一聲高過一聲。
均州城在天剛蒙蒙亮時,鋪子就開始三三兩兩卸下門板,準備開張。
伙計們蹲在門前洗漱,炊餅鋪子的蒸籠上,冒出陣陣熱氣。
“哪來的邸報”生藥鋪伙計將嘴里的水吐掉,轉身進屋,看著角落里的紙,俯身撿起來。
“大宋朝報啊”伙計看著工整又不失風骨的幾個大字,喃喃念道。
“你們在作甚,都天光大亮了,還不趕緊灑掃”掌柜洗漱完畢來到大堂,見伙計們圍在一起,皺眉呵斥道。
伙計將報遞上前,興奮地道:“掌柜,你快看,燕京稱南邊朝廷的官家,皇位得來不正,罵他不配為帝”
掌柜臉色大變,忙接過看了起來。他抓著紙,神色凝重。
這天下,估計要真得大變天了。
掌柜想到北地的買賣,提起長衫下擺,急急奔去找東家了。
除了生藥鋪,均州城的其他鋪子,都收到了大宋朝報。
衙門也收到消息,府尹賀高淳手都在顫抖,紙嘩啦啦響個不停。
“在均州出了這等大亂子,如何敢上報朝廷啊”賀府尹欲哭無淚,愁得直打轉。
幕僚郭為比他鎮定得多,上前寬慰道:“東家,北地與南邊的斗爭,不是一日兩日之事,朝廷官家皆早已心知肚明。這份報,絕無可能只出現在均州。東家只當做一切都不知曉,先打探一下動靜,待到其他州府上報朝廷之后,再跟著報上去。”
賀高淳松了口氣,隨即心又提了上來,道:“這大宋朝報,已經傳遍了均州城。若是不報,朝廷追究下來,只怕又得吃掛落”
郭為袖著手,老神在在道:“東家莫急,路上不太平,到處都是叛亂。朝廷要追究下來,也得許久。不是均州不想如實上報,只驛站已經被金兵一把火燒了。又不若北地,早已經修好,一路順暢。消息弄丟了,也是常事。”
賀高淳性子軟,遇到事情容易驚慌。不過冷靜下來之后,就變得聰明了。他聽到北地,腦子已經轉得飛快。
均州離趙寰轄下的蔡州,不過隔著漢水罷了。
賀高重新拿起報看了起來,嘖嘖道:“這篇檄文,直白易懂,底下百姓也能讀得明白。看來,北地那邊,所圖不小啊。你瞧,上面還有說文解字,正好給百姓學字用。”
郭為琢磨了下,道:“東家,你再瞧這賦稅。北地的收成,可比均州好上不少,百姓交的賦稅,要比南邊少近足足五成”
除了正稅之外,再加上各種雜錢,稅目繁多,數不勝數。更遑提,不時因為打仗增加的兵稅。
郭為道:“眼看又要多加一份稅,官家要在臨安修皇宮,需要大筆的錢財。哪怕不修皇宮,僅僅官家一人的吃穿用度,整個均州都擔負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