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浚夫人任慧娘,吳玠夫人娘家內侄女楊蠻兒,趙開的女兒趙玉娘,虞祺同族的侄女虞卿。加上衙門提轄等官員的家人親戚,共計十余人。
幾人的家族中,絕不會只有這十余個娘子讀過書。她們能走到前面,估計也是經過了一番思量與掙扎。
畢竟以前沒有先例,各家自有自己的考量,先推了她們出來一探究竟。
能走出來就是好事,趙寰也沒計較,起身道“我們先去庫房吧,等下給你們仔細講解要做的事情。”
眾人起身去了放置賬本等文書的庫房,在衙門負責錢糧戶帖的官吏們,經過了上午的風波,心中驚疑不定,早早就侯著了。
趙寰站在臺階上,目光緩緩掃過眾人。她面色尋常,這一眼看來,好奇偷瞄的官吏們,陡覺著頭皮一緊,慌忙垂下了眼簾。
與以前那樣,趙寰沒有咄寒暄,先清楚明白定了規矩,道“有娘子們前來與你們在衙門事,諸位以前應當沒遇到過此種情形。不要緊,以后你們就習慣了。”
娘子們端正肅立,聞言不由得激動又興奮。
這才開始啊,她們還有以后呢
趙寰略微停頓,突然加重了語氣,臺階底下的所有人,身子下意識繃緊了。
“我先說幾點要求首先,不許言語,動作上騷擾娘子們。一經發現,立刻重罰。其次,你們是積年的錢糧官員,擅長衙門的各種文書,戶帖以及理帳。娘子們初次接觸,起初時會有些生疏,得勞煩你們指點一二。她們都讀過書,很快就能上手。你們亦不要嫌煩,因著事務繁重,沒她們幫忙,你們得十二時辰不歇息趕工。真要算起來,還是她們在幫你們。好了,我先說到這里,先進屋再說。”
眾人聽完,抬腿跟在了趙寰身后。表面上看起來恭順,無人出聲,暗自卻不以為然。
不過是些管著后宅中饋,懂得些柴米油鹽的娘子罷了
衙門差事復雜,賬目繁多,她們能學會才怪
待到她們出了差錯,釀成禍事,看趙寰如何下得了臺
管著庫房的小吏成曹,他躬身立在門口,點頭哈腰道“趙統帥,在下將屋子里已通過風,只庫房不常開,里面塵土重,你且慢著些。”
趙寰道了謝,抬腿進屋,果真一股塵土夾雜這霉味襲來。她呼吸微頓,掃向里面密密麻麻堆著的賬本冊子,苦笑著道“還真是多啊,得抓緊些了。外面要亮堂些,張宣撫,你差人去抬幾張長案幾擺在門邊,拿些未裁過的紙與筆墨紙硯過來。”
張浚稱是,午后來到衙門的虞祺,也跟著一起去幫忙。
案幾很快擺好,周男兒與許紅杏上前,兩人打開卷軸,將趙寰繪制的格式展現在眾人面前。
趙寰指著紙,介紹道“一共往前查十年,分州府,年份,田產,稅收,人口,當年的災害等。數目得準確,字跡清晰工整。”
張浚思索了下,不解問道“趙統帥,這些每年衙門都有統總,為何還要重新做一份”
趙寰坦白道“我要最初的數目,且沒有差錯的數目。”
這就是要查老底了
一般來說,田產買賣有契書,衙門也有相應的賦稅收入。環環相扣,若是對不上,肯定有人從中做了手腳。
哪怕是衙門將賬目做平了,拿著核對過原始數目的賬本,再去下面核實。
丈量田畝,拿戶帖去一戶戶比對,做得再天衣無縫的帳,都得露出馬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