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寰呵了聲,拆開國書一看,將趙開他們一并叫了來。
姜酔眉聽說了些南邊的事情,興奮地問道“可是趙構死了”
趙寰失笑,道“中風死得沒那么快。”
姜醉眉遺憾不已,旋即又笑了起來,道“就這么死了,倒便宜了他。”
趙瑚兒附和著她,最近她打了勝仗,氣勢足得很,豪氣沖云天,道“干脆領兵打過去算了”
今年北地在小麥抽穗時干旱了一場,糧食欠收,百姓的秋糧賦稅,趙寰下令免除了一大半。
在災情嚴重的鳳翔府與延安府,開倉放糧賑災,常平倉的存糧,已到最低的警戒線。
得虧先前從高麗換了糧食回來,常平倉不至于全告急。
學堂,女嬰的補貼,河道河工,造船,養兵,火器營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趙寰沒那么多錢糧打仗,現在打也不劃算。
金國大都窮得叮當響,偏偏地域遼闊,到處都是密林。
趙寰對大都的地形,最清楚不過。打過去,金兵往林子里一逃竄,十天半個月,連人影都找不到。
金國大都一帶,雖是肥沃的黑土地,北地本身人丁稀少,壓根沒人前去耕種。
擴張太快,守不住亦無用。
趙寰定下的方向是一邊打壓西夏與金,不讓他們有復起的機會;一方面,她要盡快恢復北地的民生。
海船出海,通往西域,大理等地的商路,快些賺到賦稅。等研發出了兵器,或者賦稅寬裕,再收回這兩地也不遲。
只是南邊朝廷
趙寰深深呼出口氣,將那股怒火,硬生生咽了下去。
南邊朝廷商議了這般久,他們送來的國書上,稱欲與北地議和,給付歲幣,邀請使節前去臨安。
最近趙寰整理了大宋與金人打的仗,饒是她再沉得住氣,都想破口大罵。
并非金兵有多厲害,而是大宋整個朝廷,好似被抽走了脊梁骨。
金人一打來,能死守抗敵的極少,絕大部分都是早早投了降,棄城守將與叛賊數不勝數。
否則,憑著大宋各州府的堅固城池,金兵如何能長驅直入,到處燒殺搶掠一通之后,揚長而去。
敵軍都兵臨城下了,他們還能先爭權奪利一番,再考慮其他。
趙寰將國書遞給姜醉眉,問道“你們對議和,可有什么想法”
姜醉眉接過國書看了,她向來犀利,罵道“臉皮真是厚,還敢提出要求,雙方劃定邊關,以后互不侵犯。咦,怎地又變得要臉了,給歲幣不能聲張”
趙開聽到錢,立刻抬起了頭,道“歲幣這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