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去找夏先生。”李光喚來貼身小廝,一迭聲催促道“讓他趕緊來”
夏先生是李光幕僚,他很快就跟著小廝來了。李光壓低聲音,在他耳邊低聲說了一氣。
夏先生聽得頻頻點頭,大步流星飛快跑了出去。李光努力穩了穩神,拿著襄陽的急信,前去福寧殿找趙眘。
趙眘跟著太傅趙鼎在讀書,待看完急報,年輕稚嫩的臉龐上,滿是緊張與無助。
趙鼎接過急報看了,神色大變,趕緊道“李相,此事重大,得好生商議才是。”
李光這時反倒鎮定了下來,朝廷一貫的規矩,不吵個日,得不出絲毫結果。
爭吵的點,無非是打或者不打。歷經過金人打到開封城下,朝臣還在為議和與迎戰爭得唾沫橫飛,如今北地才打到襄陽,還早著呢。
趙鼎看完急報,再看大宋朝報,臉色難看起來,難以置信道“北地如何能多面開戰襄陽有張俊鎮守,依著襄陽的險要地勢,北地就憑著震天雷,居然能長驅直入,輕而易舉破了城”
荊襄一帶有秦嶺為阻擋,在上次被北地的“震天雷”炸毀城墻之后,在襄樊加固了城池,又給襄陽增多了層屏障。
李光上前,拿了趙鼎身前的筆,在紙上粗粗勾勒了幾筆“西邊的巴蜀,安南,北邊的鄧州,蔡州一線,都在北地的勢力范圍內。”
趙鼎盯著紙上的幾筆,許久都未曾說話。
這些年來,北地看似未有動作,其實早在很久以前,北地就已經布好了局。
戰略要地悉數被北地掌控。南邊朝廷,已被北地逼到一角,隨時可取。
甕中捉鱉。
很快,邢秉懿急匆匆趕來,召朝臣到朵殿商討對策。
朵殿里,朝臣們激動不已,爭論得面紅耳赤。
先是質疑大宋朝報上所寫,北地已攻下大都與沙州的消息。
“以北地的實力,豈能同時與幾國打仗。肯定是北地在虛張聲勢,故意嚇唬我們。”
“這些年來,北地的州府經常遭受干旱洪澇災害,災后免除百姓的賦稅,徭役。雖說有海貿,可比不上南邊的海船多,亦比不過南邊的海船收入豐厚。鹽茶賦稅方面,雖巴蜀產茶,能收取一些賦稅,可遠比不上南邊的茶葉之利。在鹽利一塊,北地則讓利給了百姓。臣以為,北地的財賦,無法支撐其打仗。”
“方尚書所言甚是,北地故意這般說,不過為抬舉自己罷了。”
李光面無表情坐在那里,一言不發。趙鼎眉頭皺了起來,惱怒地道“北地可有打下西夏金國并不重要。眼下襄陽失守,這才是重要之事”
朝堂上的聲音終于小了些,先前彈劾過張俊的朝臣,開始咒罵起了他的無能“襄陽十萬大軍,竟然落敗于婦人之手。張俊定是率兵投誠,那趙二十一娘天生狡詐,翻臉無情,見他無用,便將他殺了”
立即有人附和道“定是張俊無能,早就該將他召回臨安,否則,北地哪能那般容易取得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