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攤主意思,那堆古籍是他在鄰省一個很有名氣收藏家的老宅收來的,這個收藏家以前在東江居住,因為年紀太大才回的老家。
“可惜,這位收藏家并沒有后人,足足三個房間的收藏都被其幾個侄子用低價出手了。
“其中很多古籍都是打包出售,我在一堆古籍里挑出這本,固然因為沒有掉皮少頁品相不錯,更重要的是上面面有愈哥哥你的一個愈字。”
沈愈點點頭,這就解釋的通了。
那些鏟地皮掏老宅子的古董商收到好古董的時機,大部分都是顧青青說的這種崽賣爺田之時。
很簡單,崽賣爺田他不心疼啊!
尤其是古籍。
古籍不比其它古董,在藏書家眼中,古籍善本是一頁千金,萬金不換。
而在不懂古玩的賣家眼中,所謂古籍跟舊報紙并沒什么區別,別說什么精心保護,就是放到家里角落他都嫌棄占地方。
連看四件,件件都是大漏,現在只剩一幅古畫了。
“這幅畫是那幅在青牛觀古玩市場買的明畫?”沈愈一邊解畫繩一邊隨口問道。
顧青青微微搖頭,“不是,那幅明畫送給爺爺了,這幅字畫是我去岳東省出差,在一座夫子廟古玩市場買的。
“賣畫的并不是職業攤主,而是一位五十多歲的阿姨,家里有病人急需用錢才賣的家傳古畫,我看她可憐就出錢買了下來,還多了很多,買下后并沒有找任何人鑒定,但是直覺告訴我,此畫應該是一幅很是珍惜的傳世古畫。”
沈愈再次點點頭,“在藏家手里買來的,那真的有可能是古畫!”
畫是絹本,剛開始沈愈以為是豎軸,其實是一幅絹本設色的手卷。
畫面中間位置是一條波濤洶涌霧氣滿布的大江。
此刻江風已起,天上黑云滾滾,江面波濤鋪天卷地,仿佛要將視野內的一切完全吞噬。
驚濤怒浪中,一條金鱗滿布,血目生威的真龍正在江面上斬浪而行。
此龍,龍角凹峭,目深鼻豁,須尖鱗密,周身朱火奕奕。
這頭龍的相貌與古籍記載的一般無二,角似鹿,頭似駝,眼似鬼,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麟,爪似鷹,掌似虎、耳似麒。
不過看其表情卻是甚為輕松,仿佛是行云布雨之后,在江面游戲玩耍。
而在畫的下方還有一群古建筑。
只見金光射沖斗府,江底宮殿連綿不絕。
正是龍宮所在。
此畫有畫名:《神龍斬浪圖》。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