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緩緩轉過去,一幅古畫赫然入目。
那畫滿是塵土,卻難掩其獨特魅力,靜靜地掛在石碑的反面。
畫中,山中小徑上,一位白須白發的老道士倒騎著毛驢,神態悠然自得,仿佛沉浸在沿途的景色之中。
一個相貌憨厚的少年道童背負著大大的酒葫蘆緊隨其后,酒葫蘆金光燦燦,格外引人注目,一看便知非凡物。
山中古木參天,枝繁葉茂,清風吹過,樹葉似在微微擺動。
整幅畫畫風稚拙古雅,意趣超然。
蕭暢仔細端詳著這幅畫,心中暗自贊嘆,此畫每一個細節都妙到毫巔,從老道士的白發白須到道童的純真表情,從毛驢的姿態到古木的紋理,無一不展現出極強的畫技。
林易安與李錦雍也是如此。
三人如剛入學的孩子般,傻乎乎地站在畫前,癡癡地端詳著。
腦子飛快轉動,分析這幅畫出現在這里的目的!
它為何會出現在這里?
是墓主人生前的珍藏,還是有著特殊的用途?
老道士和少年道童又代表著什么?
那個金光燦燦的酒葫蘆又有著怎樣的寓意?
一連串的問題在他們腦海中盤旋,困惑不已。
時間悄然流逝,足足十分鐘過去了,卻依舊未能看出任何門道。
蓋因為這幅畫沒有落款,乃是一幅佚名畫。
他們三人也都不是專業鑒定古畫之人,此刻只能大眼瞪小眼,滿臉無奈與困惑。
“這幅畫掛在這里究竟有何含義?”林易安率先打破沉默,輕聲問道。蕭暢沉思片刻后說道:“或許這幅畫是墓主人生前喜愛的作品,也可能它蘊含著某種特殊的寓意。但無論如何,它出現在這里,一定有其原因,否則不可能掛在此處。”李錦雍點了點頭,“少保主說得有理!這幅畫與道家有關,雖不知這倒騎毛驢的老道士是何人,但看起來仙風道骨,極可能是一位道家名人。”然而,他這話說完,三人都覺得有些不妥,彼此對視幾眼,都從各自眼神里讀出了一絲尷尬。說了半天,等于沒說,一句有用的話也沒有!
“說不定是鎮煞用的!”李錦雍的一句話讓石殿中的氣氛頓時變得凝重起來。他指著神臺上那尊丑陋神像道:“有沒有可能,這尊頭大如斗,脖子邪氣,唯有掛上這幅道士圖才能鎮壓此神像帶來的負面影響?”
林易安沒有說話,蕭暢卻好似捕捉到了什么,他望著供案若有所思的說道:“這個供桌用的木材,若我沒看錯的話,應該是桃木,看其紋理,當是不低于千年的桃木。桃木過千載,不知道要經過多少次雷擊,單單這個供案就是辟邪不可多得的寶物!李兄,安哥,你們說呢?”
林易安此時的關注點根本不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