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待的時間里,汪老并沒有閑著,他讓人取來工具箱,隨后,仿若一位技藝精湛的木工大師,全神貫注地投身于對古桃木的精心雕琢之中。
在眾人矚目之下,只見汪老手法嫻熟流暢得如同行云流水,他巧妙地運用各種木工工具,對古桃木或沉穩切割、或精準鋸斷、或細致刨平、或精心打磨。
每一個動作皆瀟灑自如,且銜接緊密,直至古桃木被精心分割成了各種形狀與尺寸都極為適合填充進天斬煞縫隙之中的木塊。
汪老一邊專注地進行著手中這關乎老榕樹命運的關鍵工作,一邊看似漫不經心地與沈愈搭起話來,“小沈,你覺得桃木用來填充這個天斬煞是不是個好選擇?”
沈愈微微垂首,稍作思索后,神色平靜地娓娓道來,“晚輩覺得不僅僅是個好選擇,而且是一個最優選擇。”
汪老雙眸一瞇,“哦?能不能詳細的講一講?”
沈愈笑笑,“若只是普通的裂縫,從樹木生長與修復的常理而言,自然是用其它榕樹的木料填充最為適宜,僅因為同屬榕木,其紋理結構與生長特性更為相近,能夠更好地與老榕樹融為一體。
“然而,此乃天斬煞所致的裂縫,其蘊含的煞氣非比尋常,需要一種具有強大辟邪鎮煞之力的木料方可應對。
“而桃木,自古以來便在風水玄學中被視為辟邪靈木。
“尤其是古桃木,其吸收天地靈氣后辟邪鎮煞的功效更是極為強大,所以在此情形下,非這種古桃木不可。”
汪老停下手中動作,扭頭看了沈愈一眼,目光中帶著一絲驚訝與贊許,緊緊地盯著沈愈看了好一會兒。
那眼神仿佛在說,這年輕人竟有如此深刻的見解與清晰的思路,實屬難得。
時光悄然流逝,縫隙很快被汪老完美地填滿了桃木。
與此同時,那特制的藥劑也已經徹底涼透,呈現出一種深褐色的半透明質感,猶如琥珀般散發著神秘的光澤。
汪老微微俯身,用一種特制的銅制吸管將大鍋中的藥劑吸出,開始在各個細縫中澆上這些東西。
據汪老所言,這是一種他家祖傳的修復古樹的秘方,世代相傳,秘而不宣,有了這些粘合藥劑后,樹洞也好,縫隙也好,再也不懼蟲蟻啃噬,可以及時的止損與修復。
沈愈時而點頭,時而笑笑,別的字一個也沒說。
人家既然沒有詳細說明,沈愈深諳人情世故,自也不會多問。
當然,對于這種壓箱底的家族秘術,但凡稍有情商與智慧之人,都不會貿然多嘴,以免惹人厭煩,徒生嫌隙。
反而是汪老這一手令人稱奇的“醫樹”絕活,其步驟與細節值得感悟一下。
對此,沈愈頗為上心,還特意暗自琢磨了一會。
汪老這一系列的操作,初看時似乎簡單尋常,然而,實則其中蘊含著一種難以言表、只可意會的精妙內涵。
從對工具的選擇和使用,到對材料的準備和處理,再到對火候和時間的精準把握,每一個環節都恰到好處。
多一分則過,少一分則不足。
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共同構成了這一神奇的“醫樹”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