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是這寥寥幾下,他們便當即斷定銅爐底部存在暗格。
隨后便進入到最為關鍵的切割環節。
這兩名顧家的雇工顯然是久經訓練,動作嫻熟敏捷,經驗更是十分充足,只見其中一位兩鬢斑白的老師傅不慌不忙地拿起小型電動電鋸,穩穩地將其貼合在銅爐上,而后微微傾身,把耳朵湊近銅爐。
隨著電鋸啟動,“嗡嗡”聲瞬間在室內響起,僅僅過了十幾秒鐘,老師傅便精準地判斷出暗格位于底部的中間位置。
沈愈在一旁默默注視,不禁暗暗點了點頭。
常言道:“三人行必有我師”,古人之言,誠不欺我!
這位老師傅探尋暗格位置的手法委實可以稱之:獨具匠心。
要知道,暗格藏寶不可能做到毫無空隙,總歸會留存些許縫隙好讓物件放進拿出,而這個老師傅聽聲辨位的手法,運用得可謂是恰到好處,著實令人欽佩!
確定好位置后,老師傅一絲不茍地戴好防護手套,又從工具箱中取出一把看上去寒光閃閃、極為鋒利的小刀,隨后小心翼翼地沿著銅爐底部邊緣開始切割。
刀刃緩緩在銅爐上劃過,發出輕微的“嘶嘶”聲。
很快,在老師傅精湛嫻熟、精準無誤的操作下,一塊三毫米厚的銅皮被緩緩地剝離下來。
最終,一個長寬均為六厘米的暗格完整無缺地呈現在眾人眼前。
暗格之內,纖塵不染,靜靜臥著一個四四方方的小包袱。
它默默蜷縮于內,仿若沉睡許久,又似在冥冥之中靜候某個有緣之人將其開啟,揭曉其中隱藏的秘密。
沈愈乍見此景,心底深處竟莫名涌起一種難以言喻的奇妙感覺,仿若與一位久別重逢的故友不期而遇。
熟悉與陌生交織纏繞,令他的心臟泛起層層漣漪。
他下意識地反復深呼吸了數次,方才將這種感覺壓制下去,讓自己重新恢復了鎮定。
隨后,他屏氣凝神,極為小心的將包袱從暗格中取了出來,
甫一入手,沈愈憑借多年來在古玩行摸爬滾打所積累的豐富經驗,以及敏銳的直覺,心中已然篤定,這小包袱內大概率是藏著一枚印章。
蓋因為這包袱形狀規整呈四方形,邊角利落齊整,無論是其形狀、大小,還是拿在手中沉甸甸的分量,皆與印章的特征高度吻合。
至于包裹著印章的這層外皮,看上去不是布匹或者絹一類的材質,更像是某種獸皮。
沈愈用手指輕輕摩挲,只覺其質地柔軟異常,微微用力按壓,便能清晰地感受到一股極為強勁的韌勁。
給人一種極為牢固結實的感覺,也似乎只有這樣才能抵御歲月的無盡侵蝕。
皺了皺眉,沈愈再次細看,只見獸皮上雕刻著諸多道家圖案,八卦圖、陰陽圖、五行圖,皆為道家經典圖案。
喜歡古玩之金瞳鑒寶請大家收藏:古玩之金瞳鑒寶少年書屋更新速度全網最快。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