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他用放大鏡在造像底座上照了照,底座上確實有一圈膠水的細微痕跡。
但若非沈愈點明,即便使用放大鏡查看,也極易被錯認成是歲月侵蝕所留下的些許污垢。
要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手機僅僅放置幾天便會蒙上一層塵土,而此造像已流傳數百年之久,歷經無數春秋更迭,輾轉于不同藏家之手,沾染些許污垢實在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
可以這么說,倘若無人特意提及,一百個人當中恐怕有九十九個都會對其視而不見,
西門侯眼中閃過一抹恨意,擋人財路,無異于殺人父母,他心里怎能不氣,不恨?
所以馬上想要反駁。
林慶之在一旁輕輕咳嗽了一聲,說道:“小沈在古玩鑒定方面向來嚴謹公正,聽他說完就是了。”
顧正巖也點了點頭,說道:“是啊,西門老弟,小沈或許會看走眼,但你也可能打眼!
“如果確實是現代藝術品,我們也得接受現實,畢竟在古玩行里,打眼吃虧也是常有的事。”
西門侯心中雖有萬般不愿,但在林慶之和顧正巖面前,他也不敢肆意反駁,只能強咽下火氣,硬著頭皮說道:“好,就算是有膠水存在,那也極有可能是這造像之前意外摔壞,而后重新修補沾上的情況。
“這與古董本身的真假理應并無直接關聯吧?就如同一個瓷瓶,倘若不慎摔出一個洞,那它充其量只能被歸類為殘器,可絕不能因此就決然判定它是贗品。”
沈愈對西門侯這般牽強的狡辯仿若未聞,他神色平靜的明王造像緩緩放倒。隨后,他從一旁的桌上拿起早已準備好的強光手電,輕輕地打開并放置在佛像的近前,等明亮的光線打在造像之上后,沈愈輕輕點了點中間部分,“大家看一下,這玉的顏色,上半部分與下半部分是不是不一樣?”
眾人聽聞,皆將目光緊緊鎖定在造像之上。在手電強光的映照下,整尊造像的顏色差異頓時清晰地顯現了出來。
只見其上半部分的玉色如羊脂般溫潤,白中透黃,乃是經典的羊脂白玉的顏色。
換句話說,這是真真正正的羊脂白玉。
然而,目光下移至下半部分時,卻發現其呈現出的白色雖也是白色,可這白色卻顯得有些生硬與不自然。
怎么說呢,就好似李鬼到了李逵一樣,下半部分的玉肉與上半部分那溫潤且富有韻味的色澤相比,直接多了新物件所特有的賊光。
完全是格格不入!
沈愈緊接著又把放大鏡放置在顏色交接之處仔細查看。
這時候,眾人皆驚訝地發現,原來明王的身體與坐騎孔雀竟然是粘在一起的。在放大鏡的放大下,粘合的縫隙清晰可見,分明是兩塊玉!
這時,一直在旁邊靜坐不語的汪老突然問道:“小沈,你剛才鑒定這尊明王造像時并沒有使用放大鏡鑒定,只是用目測,你是如何發現問題點的?”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