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萬的價格已足以讓你挑選到諸多珍品。您若真心喜愛古玩,在此限額內,必能覓得心儀之物。若您志不在此,那二十萬港幣我會即刻奉上,絕不拖延。”
說完,沈愈直接轉身,倒了杯茶自斟自飲,一幅沒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鄭建安蹙起眉頭,“這樣行不行,超過40萬的古玩,在合理的范疇內,我另外多給一筆錢?”
沈愈將杯中茶一飲而盡,“好,成交!”
接下來就是鄭建安挑選古董了。
他在店內徘徊良久,眼神在諸多古董間游移不定。
他時而拿起一件細細端詳,時而又放下。
小到古幣古錢,杯碟瓷盞,玉佩玉飾,再到大一些的古瓷、銅器、銀器、金器,又到更大木雕,玉雕,翡翠擺件,拿起放下,短短十來分鐘,足足看了幾十件古玩。
知道是他在挑選古董,不知道還以為在故意找茬。
沈愈神一雙星眸,不緊不慢地跟隨著,看似漫不經心,實則將鄭建安的每一個細微表情和動作都盡收眼底。
又過了十幾分鐘,終于,鄭建安在一件比較稀有的古董“九龍杯”前停下了腳步。
這只杯子雕琢的極為霸氣,九條真龍,栩栩如生,質地溫潤,雕工精細,屬上乘之作。
九龍杯,又名九龍白玉杯,名氣很大,出自清末長篇公案小說《彭公案》。
話說有位清朝康熙年間名叫黃三太的鏢師,此人武藝高強,聲名在外,卻仍遭人惡意譏諷。
黃三太聽聞此等羞辱之言,自是憤懣不已,決心要做出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以證自己的非凡本領。
于是,他毅然奔赴京城。恰逢康熙皇帝出城圍獵之際,一頭兇猛無比的猛虎突然從山林中竄出,直撲向眾人。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黃三太不驚反喜。
他先是一枚飛鏢精準無誤地擊中猛虎的左肋要害之處。
然后又是一飛鏢刺穿猛虎,成功救下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見此情景,龍顏大悅,當即脫下自己身上象征著無上榮耀的黃馬褂,慷慨地賜給了黃三太。
后來,黃三太把這件黃馬褂供奉在自家佛堂中,視為無上榮光,早晚都要稍顯祭拜。
并且黃三太的名氣也水漲船高,隱隱有綠林第一人的稱號。
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自然有其它高手不服氣!
一位名叫楊香武的武學高手,開啟了他那傳奇的三盜九龍杯的精彩故事。
加之京劇亦有《三盜九龍杯》的劇目,使得九龍杯之名廣為流傳,名氣甚大!
眼前的這只九龍杯,標價頗高。
沈愈都覺得有些扯,竟然標了85萬的高價。
一個白玉杯子而已,敢賣85萬?
然而,鄭建安卻是頗為興奮,他捧起九龍杯緩緩轉身面向沈愈,語氣中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興奮,“這只九龍杯,鄭某甚是喜愛,愿意加價將其收入囊中!”
沈愈聽聞此言,并未立即作答。一雙星眸緊緊盯著鄭建安,似乎在考慮他真正的目的。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