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實在是太過精美了!”
淳化元寶是歷史上第一個“御書錢”,所謂御書就是皇帝所書。
宋太宗對宰相趙普說過“浮屠氏之教,有裨政治”。
為表示對佛教的支持,所以就命人鑄造了“淳化元寶”佛像供養金錢。
很多人奇怪,明明宋代不是信奉道家嗎?
畢竟宋朝出過唯一的道君皇帝。
其實宋太宗趙光義什么也不信!
他既不信奉道家,也不篤信佛教。作為皇帝,他是儒家之長,而對于道家和佛家,他采取的是兼收并蓄,都予以支持的態度。
經歷了五代十國的長期戰亂,社會動蕩不安,百姓生活困苦,人心惶惶。
此時,宋太宗巧妙地利用佛道兩家的教義和影響力來安撫人心。
佛教倡導慈悲為懷,因果輪回,能讓百姓在苦難中找到心靈慰藉。
道家主張順應自然無為而治,有助于緩解當時的矛盾。
通過對佛、道兩家的支持,宋太宗成功地穩定了趙家的江山。
雖然這些供養錢出土后很快被保護起來,但丟失的那些卻找不回來了!
據傳,其中一部分“淳化元寶”逐漸到了港島的古玩市場。
因為這些“淳化元寶”字體端莊秀麗,圖案精美細膩,堪稱宋代書法與雕刻藝術的巔峰之作,而且材質為純金,深受藏家的喜愛!
更為讓人著迷的是,背后的佛像并不完全相同。
也就是說,收藏一枚是遠遠不夠的,碰到喜歡的往往需要收藏上數枚!
所以哪怕在上世紀90年代,其價值就已高達數十萬。
“這枚淳化元寶供養錢,就贈給小沈和裴小姐了!”祝老朝二人微笑著說道。
沈愈聞言,連忙推辭:“祝老,這可使不得。晚輩本就是來叨擾前輩您的,怎能還收您如此貴重的禮物?”
祝老擺了擺手,和藹地說:“首先,來而不往非禮也。你們送了我珍貴的古籍,我作為長輩,回贈你們禮物也是應當的。
“而且,這東西并非讓你們留著,而是要以你們的名義捐出去。”
稍稍停頓,祝老的目光變得有些悠遠,似乎陷入了回憶,“這枚供養錢是我在上世紀90年代,機緣巧合之下,用35萬港幣現金從一個外國人手中購得。
“這些年,我一直將它妥善珍藏,視為心頭寶。原本我打算匿名以無名氏的名義捐給內地的博物館,為古幣文化傳承略盡綿力。但如今,我決定把它交給你。
“小沈,就以你的名義把它捐給東江博物館吧!”
沈愈與裴玉琴對視一眼,兩人眼中都閃過一絲感動。
倆人心里明白,祝老這分明是在幫沈愈!
將珍貴古董帶回內地并捐贈給當地博物館,這不僅是一件極為榮耀之事,還能大力的提升沈愈的社會地位和名氣。
祝老這哪里只是成人之美,簡直是扶上馬還送一程。
你謙我讓的推辭中,忽然,沈愈被木匣中的另外一枚古幣吸引住了。
他細細看幾眼后,突然對祝老笑道:“祝老,依晚輩看,驅散煞氣,您不用再去尋找八卦古鏡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