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樂聲從意氣風發到快意恩仇,復轉低沉婉轉,后又明月高懸,不知望月之人思誰念誰
舞臺上最后的畫面,就是一個滿面滄桑的男子,于山腳下獨坐望月。
樂與景相交融,不知是思念引動了明月,還是明月勾起了相思
直到樂聲忽止,那男子孤獨望月的身影被幕布慢慢遮住,徒南薰才回過神來,“你還讓他們編了舞蹈”
傅玉衡道“這是片頭曲,讓觀眾大體了解一下故事的走向。”
徒南薰點了點頭,“是了解了,聽得出來這是個悲劇。”
不止徒南薰聽出來了,二樓在座的觀眾也有許多精通音律的。
再者一眾演員的舞蹈都很有感染力,便是對聲樂不大通的,也能感受到這個故事從歡快到悲郁的過程。
當時就有許多觀眾暗暗猜測難不成,這又是一出孔雀東南飛
一時眾人的心都提了起來,還沒開始看,就為即將出場的男女主操起心來。
就在觀眾們以為自己已經做好心理準備的時候,舞臺上的幕布一拉開,第一場戲就讓他們目瞪口呆。
卻是八個穿箭袖短打,包著藍色頭巾,腰間或垮刀或攜劍的女子,壓著幾輛大車并一個穿藍色直綴,玄色大氅,頭戴同色方巾的暮年男子。
看到男子的打扮倒像個員外,身后還墜了兩個小廝。
這一行三個大男人,卻被一群拿刀持劍的巾幗押解著,縮頭縮腦,全無半點大丈夫氣概。
觀眾席上一時騷擾,有那道學先生,掩面直呼“成何體統”;也有那閨閣淑女,舉扇輕啐“不成體統”。
不過,認真看戲討論劇情的也不少。
“女子持刀配劍,各個雄赳赳氣昂昂,這莫不是武周時候的故事”
這群不知道何為武俠的觀眾,看了這般的場景,思來想去也只能想到則天女皇當政的時候。
如若不然,區區幾個女子,如何能讓須眉男兒盡俯首
于是,接下來的發展又出乎意外。
這些女子竟不是想象中的武周朝官兵,而是一個山寨里的女土匪。
她們的匪首也是個女子,還是個姿容明艷,颯爽英姿的奇女子。
但見那女子嬉笑怒罵自成格局,把先前的員外和一眾綠林豪杰驚得鵪鶉一般,只敢諾諾應聲。
隨著劇情的發展,眾人得知先前那員外姓卓,未致仕前官至當朝司寇。
這卓司寇之所以被女匪首請到這山寨里,起因卻不是這女匪首著意打劫他,而是他歸鄉時財物頗多,驚動了一眾綠林好漢。
這女匪首雖生得明艷多姿,顧盼多情,卻實在是南綠林一眾好漢的姑奶奶。
底下人不經她點頭便去打家劫舍,可不就犯到她手里了
她干脆就趁機埋伏,來了個黑吃黑,把這一次參與的綠林好漢,還有這“肥羊”卓司寇,一起“請”到了山寨里。
未見她之前,這些好漢們口口聲聲貶低她是個女子,真到了她眼前,能冷汗直流腿卻不軟的,就是真好漢了。
她當場收拾了罪魁禍首,把一群好漢震懾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