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傅玉衡對此嗤之以鼻,當即便道“別,書籍這種東西,只有廣泛傳播了,才能將其本身的價值最大化。”
自先秦以來,多少先進的技術失傳,不都是因為傳播得不夠廣泛,知道的那些人在戰火中死去,連累技術也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了嗎
以前是沒機會也就罷了,如今既然有機會了,傅玉衡就是要親手打破世人都遵守的潛規則。
“等我把這手稿抄一遍,送到書坊去印刷一批。至于這手稿,就大張旗鼓地獻給陛下。
就按照你方才說的,不管它是不是,咱們就當成是傳說中的那一份。
有這個噱頭在前頭頂著,不愁沒人買咱們印出來的新書。”
“獻給父皇”徒南薰有些舍不得。
這可是他們夫妻倆發現的,將來留給他們的孩子多好呀。
若是獻給了天子,最多也就是得到一些賞賜罷了。
見她還不明白,傅玉衡只好給她掰開了說。
“陽明先生不但在前朝廣為人知,本朝儒生更是奉其為圭臬。若是陛下得到了傳習錄的原稿,那可借此收攬天下士子之心。”
雖說本朝開國已第二代,但民間仍有不少士子心向前朝。
難道前朝就那么美好嗎
當然不是了。
前朝末年,朝綱混亂,民不聊生,天災頻頻,到處兵連禍結,是義軍蜂起的天然溫床。
若是普通百姓,斷然不會懷念前朝。
因為新朝建立之后,必然會給他們分田地,減稅賦,他們也能過幾年安穩日子。
但那些文人士子則不然。
雖說窮文富武,但真能讀得起書的,又有幾家是窮苦之人
特別是前朝末年那些文人,他們都有自己的莊園,更有無數活不下去的百姓情愿賣身為奴,只為討一口飯吃。
太祖窮苦出身,最是知道底層百姓的難處。
因而本朝建立之后,太祖皇帝連施手段,讓那些大小地主們把隱戶和佃戶釋放了大半,全都編為良民。
而后發放土地,使貧者有所耕。又在各處設立村學,使得幼者有所教,進一步打破了知識的壟斷。
前者動的是他們的財產利益,后者動的則是他們的權勢利益。
這些人攝于太祖威名,敢怒而不敢言,裝也把自己裝成孫子,背地里卻傳出一些亂七八糟的閑話,隱晦地抹黑太祖。
也正因為本朝開國未久,那些前朝遺老們還未死絕,他們的勢力是很龐大的,不少年輕文人也難免受到他們的影響。
當今天子不是不想改變這種局面,而是知曉太祖當年所行雖是為天下大義,但手段未免太過酷烈,后續若想讓其歸心,需得緩緩圖之。
若是這時,天子得到了傳習錄的初稿,稍加包裝就能吹成天命所歸。
說不定,連帶著因征安南而隱約動蕩的朝局,都能重新安穩下來。
傅玉衡對自家老丈人的手段非常信賴,認為這傳習錄只有到了天子手中,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徒南薰暈暈乎乎地點了點頭,“那好吧,都聽你的。”
“行。”傅玉衡立刻起身,“這兩天我就不出門了,先把這些抄一遍。”
讓他自己抄當然是不可能的,那么多字,用毛筆得抄到什么時候去
既然要獻給天子,那自然是越快越好。
所以
“系統,你明白的吧”
“明白什么”
“借此良機,討好天子,以后能更好地打著天子的名號,推廣咱們的話劇。”
系統444“明白,給我半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