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除此之外書局當然也有別的盈利途徑。
其中盈利的大頭,便是被大儒名師注解過的四書五經。
這個年代的人之所以讀書難,讀書貴,其實并不是書籍難買,而是有名師注解過的書籍難買。
別說什么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且不說那等悟性超絕之輩,全天下能有幾個。
只說你自己悟出來的東西,是不是朝廷科舉要考的,才是最要緊的。
先秦時代,光是一部春秋就有好四個版本,除了母本春秋之外,還有谷梁春秋、公羊春秋、左氏春秋。
漢時的儒生,為了爭奪春秋的最終解釋權,差點沒打出狗腦子。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個人自幼就學公羊春秋,考試的時候才知道,朝廷如今推崇的是左傳,公羊的學說早就是過去式了。
十年寒窗全都作廢,這得多崩潰
道理就是這么個道理,在如今八股橫行的年代,這個道理也依然適用。
所以,那些考中進士的老儒們注解過的經典,才是最搶手,也最難買的。
而且死貴。
當年傅玉衡讀書時為了省錢,都是靠在老師那里賣乖,借老師的書來抄。
除了這個盈利大頭之外,各書局也都賣些文房四寶,有些書局的花箋或墨制得特別好,許多文人都愛買去收藏。
因為這時候制花箋、制墨全靠人工,到底是積年的老師傅,才能靠手熟做出精品來。
而這樣的老師傅,年紀必然都不小了,誰知道這樣的好花箋、好墨還能再賣幾年呢
當然是趁如今有的賣,趕緊買些囤起來了。
當然也受限于此,這些好東西都不能量產,收益自然是比不上能批量印的典籍。
另外還有一樣靠走量的生意,那就是話本小說。
話本又叫畫本,分為繪本和純文字兩種。
但無論是哪一種,都被歸為閑書一類,又不像晉江書局里賣的倩女幽魂等有話劇光環加持,自然賣不出高價。
一般的書局中,都會養著固定的寫手或畫手,一旦他們有了產出,書局便以相對合理的價格收購。
這時候都是買斷制,書局收了書稿之后,無論是賺是賠,都和原作者再無關系。
晉江書局先后推出了大火的三部鬼神小說之后,市面上很快就出現了許多跟風之作,倒也賣得挺好。
這時候的人沒什么版權意識,再加上那些話本子價錢也不高,傅玉衡也懶得追究。
反正能給他賺積分的是話劇和說書等藝術表演,他也沒準備深入涉足話本行業。
這次也只是恰逢其會,在做點善事的同時,也給自己的書局引引流,增加一下正經書冊和文房四寶的銷量而已。
因為心里是真不在意,他說得是格外輕描淡寫,也讓林如海心中越發感慨當真是無欲則剛
“怪不得傅兄的日子這般自在,實在是令人羨慕。”
林如海感慨道“只可惜,我家里只我一人頂門立戶,也沒個兄弟幫襯,怕是這輩子也難有傅兄這般悠閑的日子了。”
傅玉衡笑道“說到底不過是人各有志。林兄一心延續家門榮光,自然是重擔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