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傅玉衡卻有完全不同的觀點,“正因為她是個女孩子,這種事情才該早些讓她知道。
若是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懂,將來出嫁早了,稀里糊涂就因生孩子送命,那我才追悔莫及呢。”
“住口”朱氏怒道,“你說的這是什么話哪有這樣咒你妹妹的”
“我是在盡量規避悲劇的發生,怎么就是咒她了”
母子二人吵得不可開交,其余人看著,竟沒一個敢插嘴的。
而徒南薰已經看傻了。
她長這么大,還是頭一次見到有人敢頂撞父母的。
再看傅家幾位長輩的反應,顯然這種情況發生了不止第一次了。
而且吧,她越聽就越覺得傅玉衡說的有道理,便又覺得因此跟父母爭執也不算什么大事了。
畢竟,理越辯越明嘛。
母子二人爭執到最后,還是朱氏詞窮,泄氣道“你說的有道理,有一千一萬個道理。可如今你妹妹又該怎么辦呢”
難不成將來給女兒說親時,要明擺著告訴男方你們準備好養庶子庶女吧,我女兒是不會給你們家生孩子的
這這是結親呢,還是結仇呢
就算人家男方不介意,便宜娘又豈是那么好當的
多少當家主母沒有親兒子,等丈夫死后庶子當家,被逼得只能青燈古佛偏居一隅的
她女兒自小千嬌百寵的長大,如何忍心將來讓她過那種清苦日子
徒南薰趕緊替丈夫解圍,“娘,大妹妹如今在何處待我去尋她說說話,仔細問問她的想法再說。”
朱氏點了點頭,不抱什么希望地說“也好,我叫她到房中思過了,你去看看她吧。”
等徒南薰走了之后,朱氏沒好氣地對傅玉衡說“你也滾吧,我現下不想看到你。”
沒奈何,不想討人嫌的傅玉衡只好走了。
他倒是也想去看看玉蓮,奈何他們兄妹年紀都不小了,就算是開明的后世也要懂得避諱,更何況是這個男女大防嚴苛的時代
妹妹到他房里來看望嫂子可以,但他一個大男人,卻不好往妹妹房里鉆。
但讓他去辦別的事,偏心里又掛念著,別的事情也辦不好,索性就回了自己屋子,等著徒南薰回來之后詢問情況。
正好往東昌公主府去送東西的人回來了,徒南薰不在,傅玉衡就讓人搬了個屏風,讓那兩個媳婦進來了。
兩個媳婦進來稟報說“先前咱們家送過去的小菜,大公主用了十分好,這幾日已經吃完了。正想著再來討些,可巧咱們又送去了,大駙馬十分歡喜,一人賞了我們十兩銀子呢。”
傅玉衡隔著屏風道“你們差事辦得好,這都是你們應得的。”
又叫小丫頭賞了她們精細點心,便讓她們把東昌公主的回禮放下,回去忙自己的了。
再說徒南薰出了東大院的堂屋,就從后門直奔連著東大院的小跨院,玉蓮就住在那里。
這院子十分小巧,連正屋帶廂房,再算上耳房,也就七間屋子。
正屋三間,是玉蓮這個主子住的,西面廂房是兩個大丫鬟阿信和阿諾住的,東廂房是庫房,兩間耳房一間是吃飯時用的,一間是待客用的。
除了兩個大丫鬟之外,另有四個小丫鬟聽她們兩個吩咐,做些跑腿、灑掃等活計,但都不住在這里,晚上鎖院門時就都出去了,往后街上去住。
至于搬搬抬抬的重活,自有大力度婆子們去干,不會為難這些小丫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