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她的好運也就到這里了,因為她生產時年紀太小了,哪怕伺候她的嬤嬤十分盡心,從懷胎五月起就讓她經常運動,又著意控制飲食,生的時候還是難產了。
拼死拼活生下了六皇子,強撐著一口氣拖了三天,孫貴人便撒手人寰了。
縱然天子憐惜她,在她臨死之前晉了分位,對她來說又有什么用呢
所謂的死后哀榮,說白了都是給活人看的,對死人沒有絲毫益處。
六皇子生而喪母,他一個剛出生的嬰兒,總不能沒有母親照顧。
天子多方考量過后,就安排了玉嬪郭氏撫養他。
這郭氏的出身和六皇子的生母差不多,都是地方官員獻上的美人。
只不過,郭氏有個做知府的伯父,不算是無依無靠。
她也曾生過兩個女兒,但都夭折了。生第二個女兒時又傷了身子,從那以后就再也沒有過身孕,而且也失寵了。
就在她以為自己的后半生再沒指望的時候,天子突然把一個皇子交給她撫養,還是一個生母已逝,根本不記事的皇子。
這對郭氏來說,不啻于喜從天降,趕緊吩咐人收拾偏殿,歡天喜地把六皇子接了過來。
奈何郭氏也是命薄。
她生大女兒時年紀不大,孩子和母體都弱。結果孩子沒養住,經歷一場喪子之痛,真是去了她的半條命。
好不容易身子養得差不多了,又懷了第二胎。
偏偏生第二個女兒時又難產,掙扎著把孩子生下來,不但自己身子大傷,孩子在母體中憋得久了,沒養到滿月就去了。
郭氏剩下的半條命也去了大半,整日里吃齋念佛,纏綿病榻。
天子把沒了娘的六皇子交給她撫養,未嘗沒有撫慰她接連喪女,不讓她繼續做行尸走肉的意思。
而六皇子的到來,果然激起了郭氏的心氣,身體逐漸好了,臉上也有了笑模樣。
可惜好景不長,等六皇子長到七八歲上頭,郭氏早就被掏空的身體再也支持不住了。
臨終之前,郭氏祈求天子,讓住在她偏殿的劉貴人照顧六皇子。
天子允了,追封郭氏為玉妃,又封劉貴人為瑜嬪,命瑜嬪照顧六皇子的生活起居。
你以為這樣就完了
不,六皇子的厄運遠不止于此。
等他長到十歲,第二任養母劉氏染了風寒,一病不起,六皇子再次喪母。
一連死了三位母親,后宮嬪妃是談六色變。
縱然許多嬪妃都盼著有一個孩子,但對于六皇子,那是誰都不敢再沾惹。
畢竟,她們要孩子的目的,是自己后半生有靠,不是活得不耐煩了,想要提前往地府報道。
對此,天子也很無奈。
縱然他覺得自己的兒子都是有大福氣的,但后宮嬪妃都不愿意,他也不能把兒子強塞過去。
于是,六皇子從十歲起,就徹底成了沒娘的人。
一個沒有娘的孩子,在后宮生存何等艱難
若非是太子看不過眼,讓太子妃照顧著,只怕六皇子早就去找他那三個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