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他因陸判獲得的那些不該他得到便利,又全被陸判托生的兒子給加倍追討回去了。
那一版唯一讓傅玉衡覺得不好的,就是把朱爾旦原本的妻子改成了一個女流氓。
大概這樣改編,是為了方便觀眾對她和御史小姐做出區分。
如今傅玉衡也有了改編權,自然要揚長避短,好好譜寫一出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回的大戲。
按照舊歷,劇本沒寫出來之前,先給老婆講故事。
這個故事的結局讓人覺得非常蘇爽,但徒南薰的反應卻十分專業。
“善惡有報,天道輪回。故事是個好故事,可也就是太好了,沒什么爭議點呀。”
沒有爭議就沒有話題,先看的觀眾討論度不高,怎么吸引還沒看的那些
傅玉衡卻道“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你就不覺得,畫皮和連鎖這兩個故事,被爭議得太激烈了嗎”
畫皮里男人因好色變成女性畫皮鬼,非得吞食一顆男人心臟,才能恢復性別,投胎轉世的設定,已經擊中了許多自詡風流之輩的敏感神經。
據說在畫皮演出期間及之后的半個月,京城里的青樓楚館,生意都差了一大截。
還有京城的大街上,那些賣身葬父的也突然就沒了行情。
不知道有多少人暗地里感謝大劇院的大缺大德,斷他們財路。
還有出場時賢惠無比,后期突然人設反轉的陳夫人,也不知引起了多少男人的反思。
某些將妻子付出當做理所當然的道學先生,完全無視根本矛盾,把所有錯誤都歸結于大劇院里胡亂編排,把陳夫人打成了毒婦的代表。
眾生百態,不一而足。
連鎖這個故事,是一群小姑娘編排的,就算多了嬌娜的憤世嫉俗,也難以逃脫年輕姑娘的浪漫情懷。
書生楊于畏,是聊齋中標準的貧苦書生,落第舉子。
家境貧寒,但才學高上,奈何時運不濟,考一次落榜一次。
這固然有原作者蒲先生所處的時代比較黑暗的緣故,也不乏作者寫這些書生時代入自身,替自己抱不平的意思。
當然了,這是原本故事里的人設。
經過連鎖主導的改編之后,這楊于畏就是一個自命不凡的窮書生。
用連鎖的話來說“這種書生我見得多了,個個都覺得自己懷才不遇。實際上那些能考上的,哪一個沒有真才實學”
這也難怪。
因為從連鎖想通之后,決定放飛自我的時候,正好是本朝開國之初。
古往今來,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這些諸侯爭霸的割據政權不算,只說有科舉以來的大一統王朝。
除了元和清這兩個是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在兼顧天下人的利益之前,統治者要先穩固自己族群的利益,科舉自然清明不了。
除了這兩個例外的,大凡是開國之初,無論是政局還是科場,都比較清明。
連鎖是從本朝立國之初開始在外活動,結交書生的,她遇見的那些屢試不第的,或許真有時運不濟乃至懷才不遇的。
但大部分都得去掉“懷才”,只剩個自以為的“不遇”。
所以她主導改編的劇本里,男主楊于畏,自然就是個自命不凡的窮書生了。
只這一條,就和現有的才子佳人話本區別開來,讓觀眾很有往下看的興致。
而女主角連鎖姑娘,是在楊于畏之后出場的,一個弱柳扶風,嬌喘細細的病美人。
柔弱美人惹人憐,不但男人憐惜,女人也憐惜。
連鎖姑娘這個出場,可謂是拉滿了大半觀眾的好感。
由于初始印象實在太好了,等到后面,她逐漸顯露真性情的時候,觀眾也只覺得她靈巧可愛,是個不同于俗流的奇女子。
特別是她和楊于畏詩詞唱和,大膽指出楊于畏的不足,并指點楊生的學問,告訴楊生考試的技巧。
故事發展到這里,連鎖姑娘的形象已經逐漸高大起來。再加上她鬼神的身份,也并不會讓人覺得她一個女子如此顯露才華,將情郎比進泥里不妥。